科学发现有时是先有偶然的邂逅,然后再去顺藤摸瓜找规律,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有时是先有了一个科学假设,然后再去寻找实证,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金钉子的寻找就属于后一种类型。英国人莱伊尔在1833年出版了《地质学原理》,提出的地层理论已近200年。而寒武纪第三统第五阶的金钉子假设,也已经被论证了100年。直到中国科学家终于在贵州找到藏有“印度掘头虫”三叶虫化石、厚达200多米的地层剖面时,这个5亿多年前的地层标准才算是被确立。相当于70多层楼的高度啊,像切豆腐一样,5亿年前的岩石一刀切下去,剖面纹理清晰,化石要素俱全。到哪里去找这样天衣无缝的剖面呢?一颗闪亮的金钉子终于钉在了中国的西南角,苗岭山中的白云深处。
人类这样执着地研究地球史,到底是为了什么?“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金钉子所标志的正是一部地球生命的兴替史。而一切历史研究的意义,都在于回看过去预知未来。当你转动地球仪找到这112颗金钉子时,就会知道人类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往小里说,比如怎样保护地球,关注气候变化应对灾难,珍惜生物的多样性;往大里说,比如人类的进化与消亡,甚至考虑往外星球的迁移。因为每一个物种的出现和消亡大概是几百万年,人这个物种可能也逃不出这个劫数。我们现在还处于人类的童年期,它和以前的所有物种一样,将来是进化还是消亡,尚未可知。“天凉好个秋”,地球这条小船迟早会“载不动许多愁”。在多少亿年后,它也会像一颗流星那样毁灭。金钉子虽小却是一个星球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路标,也是我们人类摸着过河的石头。
地球兴亡,匹夫有责。科学的作用在于发现,更在于普及。文章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现在一般地理课堂上的地图或地球仪已经不够用了,应该制作一种新教具或者玩具。用112块地层组合成一个可以拆分的立体地球仪。上课前给每人发一把亮晶晶的金钉子。其中有78颗是深色的,刻上发现序号、国别、地名,用来缝缀已知的地层,而剩下的那些浅色的无名的钉子则任你去发挥想象,寻找落点。也许这个地层里有一只恐龙,那个地层里有一个三叶虫,而某个角落层里还会有一个智人。科学要求,总得有一部分人具宇宙之视野,怀人类之担当。让孩子们亲手来缝缀一颗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那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它将养成一代新人宽广的胸怀和无限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这其中定会有几个人,就是将来的赵教授。不要着急,那些颜色稍浅一点的钉子,都会慢慢地、一颗一颗地镀上真金而变成颜色沉稳的金光闪闪的金钉子。
我们要善待手里捧着的这颗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