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凌伊 潘军
在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是体现教育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所在。地方师范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更是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强化教师队伍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教师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政治引领,帮助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强价值认同,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快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高度。打造一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引导教师要始终不渝地贯彻教育方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并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优化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教育。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与动力源泉,要优化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教育,搭建教师终身学习和培养制度,出台相关管理规定,细化管理规则,周期性开展继续教育与再培训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围绕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等内容组织培训,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制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建立满足新时代高素质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架构和课程体系。引导教师主动应对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发挥教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作用,并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新期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
提高教师的获得感和荣誉感。改善高校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养与人文关怀,为打造“以优秀教师培养未来教师”筑牢基础,吸纳更多优秀学子主动选择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改进教师科研评价,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教育主管部门要更新教师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在人才配置、项目立项、经费资助等层面加大向地方师范院校倾斜,增强教师乐于从教、敢于从教的信心与决心,让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更有保障,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作者单位分别为: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商学院。本文系教改项目[2022JG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