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摸起来扎人、吃起来养人,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117万亩刺梨延长产业链

水城区刺梨等待装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运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定珲

刺梨黄,丰收忙。时下,正值刺梨成熟季,在水城区野钟乡发射村,一颗颗“金果果”压弯了枝头,漫山遍野弥漫着果香,果农穿梭采摘,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今年我家有4亩刺梨挂果,每亩产量2500斤左右。”野钟乡发射村刺梨种植户李志强说,今年他又扩种了6亩刺梨,未来刺梨总产量有望达3万斤。

村民们动作娴熟,麻利地将刚采下来的刺梨装进筐,抬到路边的临时收购点。一筐筐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刺梨错落堆放,收购组工作人员引导村民进行规范装筐,经过取号、登记、质检、过秤、装车、签字等收购流程,部分村民现场就领到了收购款。

今年,水城区预计收购刺梨鲜果1.5万吨,涉及野钟、营盘、米箩、花戛等23个乡(镇、街道)96个村(居)的近4万农户16.2万人。

作为水城区刺梨鲜果收购主体的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保证鲜果收购车辆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前提下,将按照成熟一批,组织采摘收购一批的要求,从8月18日起至10月中旬轮流对全区23个乡(镇、街道)进行鲜果收购,确保刺梨鲜果应收尽收。

“今年,水城区刺梨挂果面积在30万亩左右。”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品介绍,该公司通过对刺梨鲜果应收尽收,一方面能提高果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初好产品研发、市场开拓。

在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每天清晨,刺梨基地里就聚集了上百名村民,大家分工协作采摘刺梨,忙得不亦乐乎。

为保障果农增收,盘州市以“党员进基地、群众摘刺梨、书记下一线”的方式,统筹刺梨鲜果采收,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刺梨丰收的最前沿。

杨柳树村是响水镇的刺梨种植大村,今年刺梨采收面积达2000余亩。为让刺梨有序送到采收购点,驻村第一书记朱江与其他驻村队员、村“两委”干部,帮着村民将一袋袋满当当的刺梨装车,并随车运送到收购点。

“我们村刺梨品质好,产量预计达300吨,现在采收了一半,得抓紧时间运送。”朱江说。

近年来,盘州市刺梨产业依托“三变”改革模式,以合作社为产业实施主体,村民用土地资源入股,村集体则用资产量化入股,惠农资金也以村集体入股经营的方式变成股金,村民都成为股东。

今年,盘州市预计收购刺梨鲜果2.45万吨,预计刺梨鲜果销售额1.56亿元,17万户52万人受益。

“凉都三宝”之一的刺梨,“摸起来扎人、吃起来养人”,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近年来,六盘水市刺梨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刺梨种植面积已达117.56万亩,其中:六枝特区15.97万亩、盘州市61.04万亩、水城区38.84万亩、钟山区1.71万亩,六盘水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刺梨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

今年,六盘水还将建成刺梨产业“千斤园”8万亩,累计建成刺梨产业“千斤园”18万亩。目前,全市已收购刺梨鲜果5140吨,其中六枝2271吨、盘州1918吨、水城951吨。

随着刺梨加工业蓬勃兴起,该市涌现出刺力王、初好、天刺力等一批带动性、引领性较强的重点加工企业,研发生产出刺梨原汁、饮料、发酵酒、果酒、果脯、口服液、含片等10余种刺梨产品,闯出了市场。

目前,全市刺梨加工企业有9家,参与刺梨产业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69个。下一步,六盘水将延长刺梨产业链,增强刺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刺梨健康、美容、医药、保健等方面精深产品的研发。

--> 2022-08-30 摸起来扎人、吃起来养人,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0927.html 1 117万亩刺梨延长产业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