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这个月卖8万多元,有近2万元利润,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小买卖’,相当于以前2年的总收入了。”这个夏季,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下旅游火爆,带火了当地经济,翻番的收入让当地经营户马选军感到很满意。
六盘水巧用“凉”标签,写好夏季避暑文章,今年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业态开发日趋多元,带动了“热”效应。
游客回“凉家”
晨光徐徐拉开了大山的帷幕,又是一个绚丽的早晨。
已在野玉海国家山地旅游度假区悬崖酒店住了近一月的马琴,每天和同伴相约一起奔跑在蜿蜒的山道上,享受着凉都特有的清凉。
位于水城区南部的野玉海国家山地旅游度假区,是贵州省规划建设的一百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近年来,通过打通“两山”的转换通道,野玉海巧用“凉”标签,打造“金山银山”,从“寂寂无名”的小镇,“成长”为体旅融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强镇。
野玉海吸引了重庆、上海、广东等地游人前来,已成名副其实的度假康养和休闲旅游好去处。马琴是重庆游客,如今,她把六盘水当成“凉”家,每年都要住上2个月。
入夏,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畅享凉都秀美风光。据初步测算,今年1至6月,六盘水接待游客4098.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30.31亿元。
体旅融合“好风景”
8月8日,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六盘水开幕。4000余名运动员参赛,在历届省运会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
“六盘水市太‘冷’,运动、比赛之外,想出汗都难。”在省运动会竞技体育组杯拳击比赛上,获得男子甲组57公斤级冠军的刘洋浩点赞:“凉爽的气候,注定了六盘水的不凡。”
2005年,中国气象学会颁发了证书,六盘水获“中国凉都”称号,六盘水逐渐成为热门旅游地。凉,让六盘水成为知名的避暑胜地,从“煤都”到“凉都”,六盘水这座老工业城市完成了从“一业独大”到“百花齐放”的华丽转身。
围绕“凉”字,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升级为国际铜标赛事,打造了攀岩等精品体育赛事,推出了四季滑雪、观光索道、滑翔飞艇等一大批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其中冰雪旅游将“冷资源”变成“热效应”,撑起了六盘水冬季旅游经济的“半壁江山”,填补了贵州冬季冰雪旅游的空白。
目前,六盘水A级旅游景区有54个,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从无到有,增至9个;标准级乡村旅游客栈从无到有,增至283家。
气候凉“旅游热”
动感的音乐声,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绚烂夺目的彩灯,游人熙熙攘攘……这是水城古镇的夜晚。进入夏季,六盘水打造“流光溢彩夜贵州——水城之夜”等夜间经济产品,带来了文化与旅游多方位、全链条、深层次的融合。
六盘水抓住夜游消费的热点,以创新的内容和高科技的手段将夜间项目做得更有文化味更具差异化,通过开展水上荷花表演船、网红直播等,水城古镇日引5万人次的客流量。
盘州市乌蒙大草原是西南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草场之一。景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四川、重庆、湖南等地的游客,7月中旬以来日平均游客达5000人次。
今年夏天,按照“政府补贴、商家让利、平台支持”的原则,六盘水以政府引导、旅游企业等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为主要形式,通过携程、多彩宝、一码游贵州等平台面向省内外游客发放文旅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
据悉,7月以来,野玉海土司庄园、艺术家之村酒店客房预订率已达100%,野鸡坪绿色森林酒店客房预订率达80%以上;北盘江等景区及周边客房也已基本订满;城区酒店入住率较高,短期还出现了住宿“一房难求”、用餐“一桌难求”等现象。特色旅游产业助推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