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琳杰 贺婷
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为新阶段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战略指引。充分发挥贵州比较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应有之义,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助力我省生态优势转化,厚植生态经济新优势、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
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一是加快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和绿色低碳发展。在动能转换上,以工业绿色高端发展为导向,狠抓传统产业挖潜升级,依托酱香白酒、煤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扩能增容提质行动,采用新技术和新理念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智能化进程,推动工业、产业园区等绿色化升级改造。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动能上,培育发展资源利用率高、能耗排放少、生态效益好的新兴产业。以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战新产业为引领,加快我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抓新能源汽车、5G发展机遇,培育壮大新动能、发展新生态。三是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生态化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环保技术研发,依靠科技创新构建绿色技术体系。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运用绿色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节能降耗,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发展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政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新模式,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与共享,厚植绿色高质量发展根基。
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一是强化对我省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管控。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夯实我省生态基底,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二是推进我省生态资源的资产化。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式,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变为可计量、可考核、可获得的“金山银山”,让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有价值的资源,成为支撑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三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转化。依托我省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生态农产品、中药材、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生态产品产业化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应用丰富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四是以优良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持续把“生态+”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因地制宜选准生态产业发展方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促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提高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打造多元产业,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推动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首先要思想观念先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大胆闯大胆试,用好用足政策红利。二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政府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推进合力。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强化要素协同、区域协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是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法治引领和政策引导,构建科学完善的产权认定、价值核算、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等制度机制,完善绩效评价考核和督导追责制度,以大数据建设制度创新、绿色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等赋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四要进一步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和布局,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旧动能,推进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打通产业链延伸中关键节点,完善生态产业链条,加快构建良性循环、共生互利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产业体系。
(作者单位分别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财经大学。本文系社科创新项目[CXGD22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