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深度整合开发贵州研学旅游

■ 龚娜

新国发2号文件为贵州旅游产业化注入强大动力,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前进方向,尤其是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以及非遗文化、喀斯特地貌等为贵州研学旅游的新业态开发奠定基础。

贵州研学旅游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深度整合和开发研学资源,创新催化和集成发展“研学旅游+”文化、农业、工业、体育、科技等业态,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出发推动研学旅游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强化顶层设计保障政策执行

发挥政府部门的统筹主导作用,贯穿自上而下的各级部门政策制定与指导、监管和评估作用,推动整个贵州研学旅游市场规划化进程。

建构研学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省级研学基地/营地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省级第三方资质指标评价体系、建构省级标准研学指导导师评价体系、构建省级研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每两年进行研学评价体系复审,规范化省级层面政策执行力。

编制研学旅游总体规划。整合贵州已经开发和尚未开发的研学旅游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大规模低效同质化投资,合理布局、统筹谋划研学相关的旅游配套产品和设施、打造省级精品研学旅游路线,实现研学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服务管理的提质增效。

设立推进研学基地、营地优惠政策。相关部门联合出台相关对于已有基地、营地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宣传推广优先以及金融扶持政策等。保证研学旅行的质量和数量的同时,能提升促进已有研学基地、营地原有软硬件,带都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

整合研学旅游主体产业链

培育各类型的研学旅游企业,积极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推动研学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搭建研学旅游资源库,奠定高新尖特色产业化基础。在贵州已有的研学通、研学云以及研学宝等平台基础上,利用贵州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优势,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贵州研学旅游资源库,实现第三方机构、基地相关信息网络公开化和共享,简化研学旅行/旅游申请程序,有利于加快第三方机构和研学基地/营地活动对接的运作效率。

提升第三方机构技术资源,发展贵州特色研学旅游模式。第三方机构在整个研学旅游过程中承担引流分流的主要责任,但就研学旅游特殊新旅游方式来说,需要提升作为第三方机构中为解决各类旅游资源关键共性技术,提供特色研学旅游资源推广应用能力,打造研学旅游产品新模式,构建研学旅游贵州特色化基础新模式。

完善部门管理体系,推进基地营、地规划化管理。营地、基地需要规范化管理,不能盲目新建,建议基于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适当扩展,可借鉴和综合遵义与贵阳基地评审模式。文旅部门联合教育相关部门审核认定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建立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

加强研学旅游产品高质量设计

从组织保障、财金保障和人才资源保障方面三管齐下,形成行动合力,发展贵州红色研学、非遗研学,自然研学为主的特色研学主题路线,持续保障自然生态类研学产品,国防科技类,劳动实践教育类,国情教育类。

扩展跨地州红色研学旅游路线。发挥贵州特色红色文化资源,以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贵州段规划内容为发展基础,重点以遵义与贵阳地区为中心,向外衍生,可多时段多方向推广,辐射省内外红色研学旅游,串联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线性文化遗产路线,推进红色文旅研学资源有效利用。

细化贵州非遗研学旅游路线。重点以黔东南为核心,以非遗文化为重点推广。串联西江千户苗族,肇兴侗寨等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资源,利用贵州大数据技术建立贵州非遗研学旅游资源库,民族特色村寨基地相关信息网络公开化建立民族村寨基地资源库甄选库。

保持贵州传统生态自然线路。如贵州地质博物馆与自然遗产地等可保持提升特色路线,契合国家公园主题区域,为之后申请第二批国家公园奠定基础;同时以十二背后景区洞穴研学为首引,开发贵州洞穴研学旅游产品路线,为贵州特色地质发展高质量奠定基础。

拓展贵州三线建设旧址与考古文化研学路线。突出西南片区保持完整的贵州三线建设旧址研学路线;保护考古文化遗址前提下,开发贵州考古文化遗址研学路线。

贵州推动研学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将会使“研学+”发展模式与贵州“四化”建设不谋而合,同时能够推进新国发2号文件对于研学旅游的实施。利用贵州特色旅游资源研发研学课程参与式、沉浸式拓展体验学习,能有效避免同质性,弱化旅游产业中旅游淡旺季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助推贵州民族、乡村特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本文系省文旅厅重点课题[0621020]阶段性成果)

--> 2022-08-1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69705.html 1 深度整合开发贵州研学旅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