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遵义:点亮精神之光 接力文明行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诚

繁荣兴盛的商业、干净整洁的环境、文明守规的市民、尊重关爱的温情……盛夏时节,行走在遵义大街小巷,处处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城市文明新风,时时都能触摸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脉动。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红城遵义攻坚克难、凝心聚力,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市民素质的高水平,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此后,遵义市便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遵义”为载体,常态长效抓文明创建,守护这一至高荣誉,让群众享受文明的红利,为城市发展蓄能。

围绕常态长效工作思路,遵义市建章立制抓长效、常态管理促提升,建立了一整套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运行有序的工作机制。相继颁布实施《遵义市城市文明建设若干规定》《遵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增添了法治保障。建立“日督查、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的工作制度,促进工作常态化,以日常督查、专项督查、媒体曝光、委托第三方测评等方式进一步促进问题整改落实。不断建立健全的各项制度机制,保障了遵义市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各项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遵义市优先保证事关民生的财政投入,优先解决事关民生的利益问题,优先构建事关民生的保障机制。实施的红花岗区虾子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汇川区干溪河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让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成为了现实;3年建设完成1.8万个公共停车位,有效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人行道提升、道路改造维修、护栏安装、主次干道易涝点治理等便民畅通工程,让民心更“通畅”;改善旅游环境,整治环境卫生、交通违法、旅游市场,行住食游购娱不断升级……群众在城市的花开蝶变中看到了真真切切的变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祉,真心实意地拥护创建工作。

黔北大地,数以万计的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党员义工、文明先锋”志愿服务项目,整治巡查包保区域,引导广大市民共同守护美好家园,走上街头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旅游引导、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红色驿站”“娄山红”“文明实践·新蒲有约”“小桔灯”等志愿服务品牌愈加响亮。

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城市添彩,绘就出更幸福的底色。遵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覆盖全市,各地大胆探索创新,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增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赤水市男女老少组成的“茶馆嗑子匠”在群众身边摆家常、讲政策、传理念,既是政策法规的“宣讲员”,又是社情民意的“信息员”。

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带动群众传承“非遗”文化并“记住乡愁”,对外展示花茂村的美好生活。

桐梓县成立的“童子童谣”志愿服务队,进城镇、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童谣作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以点带面,点动成线,遵义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根据自身实际,打造了一支支接地气、有人气、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志愿服务队伍,成为培育乡村文明、提升群众精气神的重要力量。推动着村规民约的完善,并以成立红白理事会为载体,倡导移风易俗,综合治理滥办酒席、厚葬薄养、人情攀比、低俗婚闹等社会不良风气,文明新风处处拂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文明力量。

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永远都是进行时。“软硬”兼施、内外兼修,遵义市将精耕细作,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各方面精细化、精准化,以人民幸福诠释文明内涵,让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城市更有魅力特色。

--> 2022-08-11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69221.html 1 遵义:点亮精神之光 接力文明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