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纳雍:“树+菌”成为乡村经济有力支撑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恩宇 通讯员 张晓勇 江婵

盛夏的纳雍县玉龙坝镇新湾村,蓝天之下,满眼皆绿,山风拂过,绿浪滚滚。林中,地为床、松针作被,其间“躺”满红托竹荪蛋、“站”着身穿“白裙”的竹荪。 

近期,新湾村红托竹荪陆续成熟,种植大户李刚每天都要组织村民到林中采摘成熟的红托竹荪,然后烘干销售。 

“竹荪长势很好,7月下旬竹荪刚开始成熟,这几天陆续大面积成熟。”眼看新湾村又将迎来一次红托竹荪丰收,李刚一脸喜悦。 

2021年,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协调广州市帮扶资金150万元,在新湾村发展林下羊肚菌和红托竹荪种植。去年冬天种下的羊肚菌,五六月已采收,亩产鲜菌250公斤左右,亩产值3万多元。 

新湾村林下菌类种植采取“公司+合作社+大户承包”组织方式,由新湾村现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公司提供菌种、技术服务、销售渠道,大户负责项目管理、维护。

新湾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毅介绍,新湾村林下菌类项目每年会拿出总投资的5%,约7.5万元给村里的低收入群众保底分红,利润的40%给村合作社、30%给合作公司、30%给技术管理承包人员。

新湾村的林下菌类种植、管理、采收都需大量劳动力,带动大量群众就业,截至目前,已支付群众工资20余万元。 

“我以前在外面打工,今年没外出,就在林下羊肚菌和竹荪种植基地务工,每天工资100元,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新湾村群众杨美说。 

除了新湾村的竹荪迎来丰收,纳雍化作林场林地里的红托竹荪蛋也从松针里探出了脑袋,8月中旬,这些竹荪蛋也会变为身穿“白裙”的竹荪。 

化作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园面积2500亩,是纳雍县6个县级林下种植示范点之一,红托竹荪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组织方式,规划林下套种红托竹荪1000亩,去年秋季,红托竹荪丰收,销售额达240余万元。 

锅里有了,碗里不空。林下红托竹荪的丰收,也让在基地务工的群众小赚一笔。 

红托竹荪种植基地管理员刘倩说,林下红托竹荪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特别大,光是去年秋季一季红托竹荪种植,用工量达1.1万人次,支付工人工资110万元。 

张青友是基地管理员之一,负责红托竹荪日常管理。他是化作乡益新村人,以前在化作林场旁加水洗车,之前,过往车辆多,加水洗车收入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以及道路的提质改造,林场车流量少,加水洗车的生意也冷清。 

去年,纳雍化作林场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建成,张青友被聘为管理员,每月工资3000元,比加水洗车收入更高。 

新湾村和纳雍化作林场林下食用菌种植是纳雍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纳雍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林下经济发展机制,重点培育了林菌、林药、林禽、林蜂等五类林下产业,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2022年以来,全县发展林下经济利用面积41万亩、产值4.74亿元。如今,林下经济成了纳雍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点。

--> 2022-08-0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68747.html 1 纳雍:“树+菌”成为乡村经济有力支撑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