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蜂糖李作别 芒果又登场

镇宁甜蜜产业好戏连台

本报讯 (记者 杜延卿)盛夏正是芒果成熟时节,在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蜂糖李的甜味还未飘远,芒果的丰收再次吸引了客商的目光。一辆辆装满芒果的卡车奔向全国各地,分享来自镇宁的“甜蜜味道”。

近日,记者来到六马镇致富村芒果种植基地,沿村里的公路一线,漫山遍野的芒果压弯了枝头,老远就能闻到空气中的果香。

“果园里的果树伺候了8年,现在1棵树就能结出近100斤芒果。”果园里,村里的种植大户龚万昌提着篮子,在芒果树下来回穿梭。前一天,他将自家芒果丰收的视频发上抖音后,引来不少收购商主动“加好友”谈合作。“有客商一次就要收3000斤,销路根本不愁,今年我家30亩芒果预计能产12万斤,就这大半个月家里就有11万元收入。”

平均海拔低、气温高、光照长、温差小……一系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镇宁芒果的独特口感。

2009年,六马果农外出广西等地考察学习水果种植技术,让一棵棵芒果树在这里扎下了根,3年后“六马芒果”试种成功并开始大规模推广。

如今,六马镇芒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成功跻身镇宁精品水果“五朵金花”(蜂糖李、樱桃、火龙果、芒果、百香果)之一。

随着芒果产业做强做大,像龚万昌一样的“芒果达人”也越来越多。致富村党支部书记卢丹说:“今年全村芒果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总产量近30万斤,全国各地客商络绎不绝,在精品水果产业的带动下,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 

种植面积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镇宁按照“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多样化”的发展思路,推动芒果产业做大做强,经过多年打造,“镇宁自治县打帮河精品水果农业示范园区”成功申报省级农业示范园区。

如今六马镇板打公路沿线有着10公里“芒果走廊”,沿路销售芒果的吆喝声不断,处处硕果累累,果香四溢。 

六马镇纳建村村委会旁的芒果园里,高达6米的“巨型芒果”建筑耸立,见证着纳建村芒果种植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业态从单一走向多元。

基地里,镇宁自治县北盘江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盛金的手机响个不停。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带着广东口音的收购商直接开门见山:“芒果还有多少?” 

“今天这一车要装18吨,装满后直接拉到广西。目前不断有福建、广西客户下订单,现在人手不够反而成了最大的问题。”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杨盛金笑着说,他家种植的200亩芒果产量有30多万斤,现在基本全部被预订,按每斤2.4元收购价,收入超过70多万元。

今年,纳建村7000多亩芒果总产量超过100万斤。纳建村党支部书记杨胜良说,通过推进规模化、精品化种植,芒果产业已在村里“全面开花”。村里建起3个精品水果交易市场,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2万元,同时以纳建村为中心打造的打帮河精品水果园区,辐射带动打帮河沿岸其他5个村“抱团”拓市场增收入。

芒果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足,不仅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渠道,随着四面八方的客商涌入,大大提高了镇宁芒果的知名度,不少村民抓住商机,在村里办起农家乐,因芒果产业延伸出集餐饮、住宿、赏花、采摘为一体的“旅游”链条已在纳建村初具雏形。

镇宁自治县六马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镇宁芒果种植面积达2.7万亩,投产面积1.8万亩,产量3.6万吨,实现产值1.6亿元,芒果产业已成为镇宁绿色产业和富民增收的金字招牌。今年,镇宁还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工作,拉长芒果销售产业链,使镇宁芒果搭上电商“快车”热销全国。

--> 2022-08-09 蜂糖李作别 芒果又登场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68732.html 1 镇宁甜蜜产业好戏连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