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贵州“山珍”叫好又叫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曾书慧

凤冈县永田露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其鹏的7月实在忙碌,既要组织茶叶加工生产,还要不时招待前来选购茶叶的成渝客商。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茶厂每年销往成渝地区3万多公斤茶叶,能带来近300万元的综合利润。

另一边,贵州国科锌硒科技有限公司正依托凤冈县30多万亩欧标茶园,精制成高附加值的锌硒口服液、锌硒颗粒剂、锌硒矿泉水等产品,打造“凤冈锌硒”知名品牌。

凤冈山水孕育出的锌硒有机茶叶是“生态绿色牌”贵州食品的一个缩影。从田间地头走向生产车间,“走俏”消费市场的贵州绿色食品不一而足。

2019年底,省委发出“大力推进特色食品工业发展,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行动令。今年以来,贵州紧扣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红利,结合全省工业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

抢抓机遇,全省各地因地制宜求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核心,坚持加工带动,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培育发展动能

化比较优势为发展胜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塑造了贵州独特的比较优势,也赋予了贵州发展绿色食品工业的信心和底气。

夏日炎炎,位于遵义新蒲新区的中国辣椒城交易区热火朝天。一个满是香辣气息的角落里,辣椒经纪人李国均正忙着将早上从绥阳县农户家里买来的4万斤艳江红干辣椒卸货。过一会儿,这批货将全部打包发往成都和重庆。

作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干辣椒集散地之一,中国辣椒城去年的干辣椒交易量总计28万吨,交易额约53亿元,带动二级市场干辣椒交易量总计超过55万吨,交易额约90亿元。

“辣椒是遵义的优势产业,更是我们优质生活的来源,对这个产业我有十足信心。”像李国均一样的经纪人,中国辣椒城里有3000余名,他们看中的正是贵州高品质辣椒带来的高收益。

在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发酵车间内,上万个老坛罐整齐排列。田间地头中的优质辣椒、西红柿历经“时间洗礼”,将在老坛罐内转化为畅销市场的红酸汤。

明洋食品董事长田其明有20余年从业经验。谈及产业“身价”倍增秘诀,他认为,“要保持‘这锅汤’回味无穷,要创新用‘一条链’连接起四方。”目前,明洋食品旗下的“玉梦”牌酸汤系列产品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而今,这份比较优势正朝着发展胜势快速转换。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和专班领衔推进下,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各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

辣椒产生的带动效应还在更多地方上演。从走出国门的老干妈,到数以万计的辣椒加工厂,贵州是名副其实的全国辣椒制品第一大省,生产9大系列70多种产品,其中油辣椒制品占国内市场7成份额。

看准酸汤产业的企业岂止明洋食品一家。据统计,全省古法酿制酸汤企业已发展到百余家,亮欢寨、侗嘎佬、苗阿哥等一批酸汤企业不仅在贵州本地声名鹊起,更陆续“登陆”长沙、杭州、重庆、武汉、北京等地。

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增长力量,化比较优势为发展胜势,贵州绿色食品工业千帆竞发势如虹。

开拓发展空间

“两核、三带、六区”格局初显

产业集群发展既是区域竞争的需要,也是产业竞争的必然选择。

去年6月,我省发布《贵州省“十四五”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绘制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沿着“十四五”规划的蓝图,《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循次而进。 (下转第3版)

--> 2022-08-07 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68578.html 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贵州“山珍”叫好又叫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