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农耕、古寨、乡愁———

在乡村客栈品味诗和远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文仙 陈美伊 毕文君 杨镜民

在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黄岗客栈并不仅仅是一家客栈。

在这栋3层青瓦吊脚木楼里,游客的诗与远方同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达成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这种巧妙的平衡,没有经过精确测算,也不是刻意为之。就像梯田里的糯禾,有了水土的滋养,就自然生长出来。只是这周期花费了吴德珍10年。

此前,这位“90后”侗族小伙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走出大山,一路向南。

“大城市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可能。”过去的黄岗村,仅有几条小路与周边村寨相连。在厦蓉高速开通前,这里与繁华世界足够遥远。

“我很少和别人谈起家乡。”在吴德珍眼里,家乡的原始古朴在大城市的流光璀璨中黯然失色。只是当每月1700元的工资攥在手中时,父辈躬耕田埂的场景又在脑海里浮现出来。

家乡仍是吴德珍的根和魂。

2012年冬天,吴德珍决定回乡。

寨子面貌依然古朴醇厚,村民生活也一切如旧。只是,街上多了许多新面孔。

那是一群背包客,登山鞋沾满了泥土,透露出一路的风尘和艰辛。

起初,吴德珍对他们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一个背包客敲开了吴德珍家的门。一番交谈后,吴德珍惊讶地发现落后的家乡,竟是许多人的“诗和远方”。

“交通的闭塞,让寨里的人久囿于贫困,但也更好地留存下不被人打扰的美景、特色民俗文化。”吴德珍突然意识到,这个封闭保守的老寨,藏着一片商业蓝海。

“他们想吃东西,可是没有餐馆,想留下来,可是没有房间,想了解文化,可是没有导游。”吴德珍心想,如果能建立起游客与寨子的连接,不仅能赚钱养家,还能守护文化。

一个想法、一个期盼,2016年,黄岗客栈应运而生。

客栈不大,临河而居,沿袭了传统侗寨建筑风貌和建造技艺。“要保留原汁原味,又要和现代化生活方式接轨。”吴德珍为14个房间统一配备独立卫浴,兼具舒适与宽敞。

客栈的投入运营,把游客和村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村民们将种的糯米、养的鸡、自家做的咸鸭蛋送到这儿售卖,民宿就此为游客提供最道地、最新鲜的食材;会唱歌、爱唱歌、擅长唱歌的村民、歌师、非遗传承人走出家门、走进客栈,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不再是重要节日的保留节目;蓝靛印染、酿酒等侗族传统手工艺大放异彩、深受喜爱。

驻留的游客惊奇地发现,这些特色餐饮、民俗风情,将侗族文化的恒久魅力和当代价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吴德珍记得,一对北京夫妇待了一周,三餐不离糯米,他们跟着村民下田插秧,体验农耕文化,说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乡愁与远方;一个浙江小伙,对侗族大歌着了迷,每年总要挤出三五天,带上朋友来黄岗欣赏这“天籁之音”;还有从广东佛山过来写生的学生,白天,用画笔勾勒层层相连的梯田、山坡上的禾晾,晚上,在客栈里分享、交流,畅谈乡愁与梦想……

“这里更像一个文化中转站。”吴德珍说,侗族文化的历史与文明、传统与智慧在这里汇集,再源源不断地送向远方。

大山也听到了远方的回响。“在现在文明的浪潮中,侗家人守护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坚定发展的信念和决心。随着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游人来到这里,大山与远方串联了起来。”吴德珍说。

如今,吴德珍第二家客栈已开门营业,两家客栈每年共为他带来15万元左右收入。随着游客的增加,黄岗村的客栈增加到22家,侗家人正用勤劳的双手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 2022-07-25 农耕、古寨、乡愁———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64727.html 1 在乡村客栈品味诗和远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