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七星关区 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美丽的七星关德溪新区。

拱拢坪森林公园。

刺梨丰收。

工人在帮扶车间实现就业。

李金苗 文杰 苏忠进 陆玲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

今年年初,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战略定位,七星关区全力参与“高地”建设,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七星关区优势”为突破,布局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特色食品加工、光电电子等产业集群,形成储能产业、绿色建筑、新医药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的“1+3+X”产业发展格局,全面融入国家开放大战略,奋力打造贵州“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先行区样板。

■ 持续扩大优势发展动力足

“政策利好,解决了后顾之忧,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2021年,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落户七星关区,经过一年的发展,员工增加至1500人。2021年实现产值2300余万元,出口创汇600余万元。

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专注高端动漫衍生品手办模型的产品开发和制造,从申请到入驻七星关区仅用了3个月。现在在上海和香港分别拥有集团独资的经销公司和直销店,在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也有直销公司及分销网点320余个。

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公司订单纷至沓来,工人们开足马力忙生产,确保按时完成订单,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为确保企业安心生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七星关区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搭建招聘平台,及时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并以“贵人服务”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申报、资金周转、产能情况、在手订单履约等揪心事、烦心事,帮助企业释放产能,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可雅内衣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外贸企业,拥有15条生产线,能日产约2万件内衣。2021年,公司出口内衣750万件,产值达1000万美元。

“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多亏政府积极帮助我们调整人力资源、产业布局、销售等方面战略,尽最大可能消除疫情影响,让我们平稳度过了危机。”公司负责人张上佳介绍,未来他们还将继续扩大规模,将业务向更多地区拓展。

外贸、外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进一步畅通对外贸易渠道,七星关区及时落实海关最新改革措施,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促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改革,推进“两段准入”“先放后检”等便捷措施,优化企业注册、审批、报关、查验等流程。并加强通关监管、税收征管、加工贸易和保税业务开办,提升外贸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多元化市场,为稳外贸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底气。

据统计,2021年,七星关区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七,持续领跑毕节市。截至今年5月,七星关区52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55.11亿元,同比增长11.36%,发展动力十足,增速优势持续扩大。

■ 绿色产业释放“生态红利”

仲夏时节,天气炎热。行走在七星关区拱拢坪林场的山道上,峰峦叠翠,满山葱绿,宛如一幅水墨图画。

“我们积极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发展,希望能盘活国储林流转的林业资源,实现林业低碳循环发展。”说起绿色生态的发展思路,七星关区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义信心十足。

5月10日,七星关区首张林业碳票落户七星关区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碳票面积20645亩,碳减排量95828.4吨,标志着七星关区碳汇建设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在涵养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步入七星关区放珠镇七彩山鸡林下养殖基地,一羽羽体态丰盈的山鸡在树林下悠闲地觅食,咯咯声此起彼伏。

近两年,放珠镇采用“公司+家庭林场+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在种植经果林的同时,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养殖七彩山鸡。并配建了鱼塘、室内篮球场、露天KTV等休闲娱乐设施,既盘活了乡村的林业资源,又让当地村民吃上了产业饭。 

“七彩山鸡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销售市场前景良好。”说起基地里的七彩山鸡,惠泽生态家庭林场负责人金继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该基地建于2021年5月,当年七彩山鸡出栏量约4万羽,销售额突破300万元。今年春天,基地又引进了2万羽七彩山鸡,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突破600万元。

放珠镇的林下经济不仅提高了资源附加值,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发展新格局,还带动周边60余名群众就业,每年户均增收9000元。

七星关区守护绿水青山,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随着绿色底色的不断厚实,美丽风景变成了美丽经济,让绿水青山既有“含绿量”又有“含金量”。

擦亮生态底色,打造绿色引擎。未来,七星关区将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形成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体系,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不断释放绿色产业“生态红利”,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七星关区已发展林下经济71万亩,其中:林下种植15万亩、林下养殖29万亩、森林景观利用12万亩、野生林产品采集15万亩,产值达6.5亿元。

■ 强化资源开发构筑发展新高地

凭栏观潮起,逐浪扬风帆。近年来,七星关区全力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主动对接企业所需,奋力推动就业保障、人才服务、劳动关系、人事管理等人力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人力资源支撑。

“通过这两天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建筑知识。”7月11日,七星关区2022年技能培训暨砌筑工(初级)培训班开班,正在砌筑实操的魏家屯社区庙山组居民常吕兴高兴地说,培训合格后,区人社局将推荐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低学历、低技能是阻碍农民工求职的“绊脚石”。为提升劳动者技能和素质,七星关区人社局积极开展餐饮、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培训,利用东西部劳务协作帮扶契机,与广州市天河区、福建省厦门市、浙江省湖州市等15个东部城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开展“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等劳务协作项目培训,扩大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人数,全方位提升七星关区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推动青年群体创业,打造全方位服务平台是关键。”走进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各种就业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园内十几家公司的运作井然有序。

孵化园负责人陈顺达介绍,孵化园能为创业群体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跟踪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与合作单位及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满足创业群体在就业创业方面的需求。自孵化园成立以来,孵化了80多家企业,大学生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就业乃民生之本,创业乃就业之源。为夯实平台建设,七星关区构建了以创业示范孵化基地为核心,特色创业街道(镇)、社区(村)为支撑的多元化和特色化创业孵化发展体系。并通过提供一次性奖补、小额贴息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创业者的热情和活力。此外,为带动更多群众就业,七星关区还通过劳务合作社、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就业帮扶车间等方式,加快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化。

据统计,七星关区现有劳动力79.99万人,实现就业67.3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6019人。今年,共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13个,累计开发岗位近2万个,开展各类招聘会94场次,技能培训1392人,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124人62万元,创业场所租赁补贴124人43.5万元,实现有组织劳务输出4.4万余人。

下一步,七星关区将持续聚焦就业服务,加大纾困稳岗力度,深化劳务输出,加强岗位储备,稳步提升就业质量,再创人力资源开发新业绩。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近年来,七星关区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位于七星关经济开发区的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LED灯丝封装车间里,这里的机器已实现智能运转。联尚科技引进的智能办公平台,不仅能实现降低沟通成本的目标,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

“这几年我们加大了资金投入,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现在已取得显著成效。”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立焕认为,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抢抓新机遇,用好用活现有的智能生产线,提升LED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借助天翼云平台,推动智能化创新,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提升15%以上。

贵州惠农云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自己的展柜前,摆放着刺梨、竹荪、香菇等优选产品,与传统实体店销售相比,这家公司的线上销售平台有着快速便捷的优势,让“黔货”借助电商快车抵达全国各地。

“多渠道、多平台、多形式的销售和宣传,可以打破传统电商单一的销售模式,拓展毕节农特产品的销售市场。”贵州惠农云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韵福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全方位、全链条改造,该公司将逐步推动数字技术与特色农产品销售深度融合应用。

张韵福介绍,该公司按照“云仓+公共服务中心+电商站点+生产加工基地+农户”的一体化运作模式,着力构建区域农产品供应链服务体系,搭建起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流通企业、电商网点之间的桥梁,为七星关区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七星关区加快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并依托七星关经济开发区、毕节电商产业园等平台,扶持企业进一步拓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覆盖范围,积极发展智能终端、智能制造、物联网等,着力推动产业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目前,该区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4700万元,培育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标杆企业1家、示范企业6家,带动企业12家。七星关区工信局大数据发展股股长武磊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为抓手,推动全区大数据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打通环境“堵点”生活更舒适

盛夏时节,七星关城区各居民小区内绿树成荫,道路整洁。走在环境优美的小区内,人们享受着惬意时光。

“小区改造后居住环境非常好,不仅道路变宽了,还修建了健身器材,走到哪都感觉身心愉悦。”家住毕节三中宿舍楼的朱女士是土生土长的毕节人,回想起以前,民房低矮破旧,道路拥挤不堪。如今,老房子变成了新式居民楼,道路宽敞整洁,小区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自2019年以来,七星关区从实处着力,积极争取改造资金,对46个老旧小区4110户人家进行改造升级。同时,通过新建污雨水管网,对污雨水检查井进行清淤、更换井盖,新建路缘石、人行道、化粪池、路灯、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有效解决了背街小巷居住环境较差等实际问题。

分布范围广泛的背街小巷,就像毛细血管,连接着千家万户。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背街小巷出现道路坑洼不平、环境变差等“疑难杂症”。自2021年以来,七星关区投资1100万元,改造了洪山、麻园、市西3个办事处的25条背街小巷。通过不断打通环境“堵点”,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度不断攀升。

“目前,七星关区已累计完成改造4110户,改造完成率达100%。”该区住建局城建股股长陈登说,今年全区还将实施170余个老旧小区和25条背街小巷改造,各项目建设完工后,将全面提升居民的体验感和幸福指数。

如今,随着南山公园、同心城市公园以及德溪湿地公园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七星关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城市建设已由“量”向“质”发生转变,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德溪、碧海、南部等新区也在加快建设,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聚集,骨干路网基本成型,学校、医院、健身场所、农贸市场、金融网点、办公楼等功能性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和房地产开发项目陆续落地,城乡发展变得更加协调。同时,738个小城镇“8+X”项目完成建设,新增小城镇面积10.5平方公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绘就壮丽蓝图,锚定未来发展。未来的七星关,将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构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品质,通过外增“颜值”,内练“气质”,让该区活力与魅力不断凸显。

(本版图片由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 2022-07-1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64178.html 1 七星关区 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