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望谟县

大棚里的“蛭”富经

本报讯 (望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璐璐 王艳 王建梅)今年,位于黔西南州望谟县乐元镇纳沙村的水蛭养殖开发项目已投苗400万尾,10月底可进行销售,预计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建有116个水蛭养殖大棚,260个养殖池。

走进纳沙村,从空中俯瞰,一个个温室大棚整齐排列,与棚外绿景交相呼应。走进基地,一排排整齐的长方形水池映入眼帘,基地技术管理人员韦朗正在巡池,查看水蛭的生长情况。

“水蛭俗称蚂蟥,是一种软体水生动物,提起它总给人害怕的印象,可在我们这,水蛭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韦朗说,纳沙村养殖的水蛭品种为金钱蛭,以螺蛳为食,吃得多,长得也快。与野生蚂蟥不同,它形体大、产量高,近几年,随着水蛭药用价值被深度开发,市场潜力巨大。

立足水源丰富且水质无污染、日照充足等优势条件,2020年,纳沙村通过东西部协作帮扶,引进水蛭养殖富民项目,实现企业获利、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三赢”效益。

2020年至今,纳沙村水蛭养殖项目已覆盖199户867人,带动就业81人;2020年至2021年,实现两次分红,同时,每年支付土地租金15万元。

纳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蒙朝刚说:“该项目通过村集体项目帮扶资金入股到公司,入股期限5年,每年以入股资金的6%作为固定分红。入股期间,集体收入的70%分红资金用于带动本村困难群众增收创业,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奖补困难群众发展产业及公益性岗位开发、困难家庭救助、教育奖励等;3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如今,在土地流转和岗位增收的“双带动”下,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增强了群众继续发展的信心,走出别样“蛭”富路。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巩固发展水蛭养殖项目,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契机实施养鱼产业,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壮大纳沙村的板栗、油茶等产业,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对于下一步的发展,乐元镇副镇长田龙军信心满满。

--> 2022-07-15 望谟县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63948.html 1 大棚里的“蛭”富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