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优质苗木基地如何重现往日荣光

晴隆保家村 筹谋从“幕后”转到“台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俎宇 彭芝莉 李允凤 刘朝富 谭支乐

6月30日,晴隆县沙子镇保家村蜂糖李基地旁,吴国江背着刚采摘的果实来到路边,客人很快就把他家最后一批约100公斤李子抢光了。

算下来,这不足两亩地的李子园今年已进账约2万元,吴国江很高兴。

村支书蔡浩却不高兴。

蔡浩不高兴是有原因的。最近这几天,客商天天来村里收购。“我们的李子拉过去,经过包装,摇身一变就成了‘六马蜂糖李’。”蔡浩说,邻县镇宁六马蜂糖李售价近40元一公斤,保家村蜂糖李才10元一公斤,“太亏了!”

保家村蜂糖李能当作六马蜂糖李售卖,并非“李鬼”冒充“李逵”。这里,正是六马蜂糖李的优质育苗基地之一。

小村的高光时刻

保家村向来都是晴隆县“比较有办法的村”。曾经在县委宣传部工作过的镇党委书记柏杨介绍,保家村土地相对肥沃,光照充足,气候非常适宜发展种养产业。尤其320国道穿村而过,在2012年以前,从上海至云南途经浙江、贵州等6省的这条交通要道上车流不息,给保家村带来无可比拟的发展机遇。

2005年,通过发展橙类、葡萄、蔬菜等产业,果蔬产值达120万元;积极发展客运、货运,运输业产值达180万元;总产值达480万元。2010年,通过发展猪、牛、羊等养殖,产值达250万元。2012年,400亩优质育苗基地产值创新高,达2000万元。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晴隆脐橙、武昌桃等的不少优质果苗都出自该村。

2012年,保家村人均纯收入620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强村缘何变为帮扶村

蔡浩没想到,一向人人称羡的保家村,会有一天成为需要帮扶的贫困村。

“高速路开通以后,交通不再是我们的优势了。”蔡浩介绍,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沪昆、晴兴高速相继建成通车,黔西南州实现县县通高速。保家村不再拥有交通要道独有优势,各项产业发展速度逐年下滑。至2018年底,李子、百香果、蔬菜基地面积缩减至少一半,其中育苗基地缩减到不足200亩。

脱贫攻坚期间,保家村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与强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出租土地发展产业,探索百香果套种魔芋等增产增效项目,解决贫困群众流转土地和就近务工增收,村集体经济积累有所增加;在帮扶单位的扶持下,先后注入20万元资金,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积累。

2020年,保家村与全省全国一道,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迈进同步小康新征程。

而今迈步从头越

如何把“优质育苗基地”这块牌子擦亮、打响?

记者在保家村采访时看到,镇、村两级正座谈商议,共谋振兴之策:根据产业基础和群众需求,持续发展种植养殖和运输业;依托扎实的技术基础,调整苗木结构扩大优质苗木培育基地;走农旅一体发展之路,推进乡村振兴;培育特色优势产品品牌,努力实现从“幕后”转到“台前”。

“筹备工作部分项目已经启动。”蔡浩介绍,租赁的土地已收回种粮,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发展苗木培育,并计划结合乡村振兴政策提高景观苗木培育种类和面积,400亩优质苗木基地正在恢复;依托全州科技特派员力量开展培训提升;启动品牌创建,提前对接市场,由村委会主任喻刚牵头实施异地种植试验,在兴义市乌沙镇平寨村建立240亩蜂糖李、武昌桃等6种精品水果基地,目前武昌桃已初显效益,实现亩产值约万元;借助网红达人队伍、抖音等平台,推进保家村“黔货出山”;镇里注入5万元资金帮助启动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鼓励创新推动发展等。

“我们有实力、也有信心重振雄风。”柏杨告诉记者,保家村已获牌全国文明村镇,基础扎实民心齐,“我们凝心聚力干、集思广益干、自力更生干,一定能创造新业绩。”

--> 2022-07-14 优质苗木基地如何重现往日荣光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63905.html 1 晴隆保家村 筹谋从“幕后”转到“台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