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安慧芳 周济)“我们的牛圈,干净、没臭味。”7月7日,德江县楠杆乡兴隆社区的三友畜牧养殖场里,负责人吴世有向记者介绍,“当初选择楠杆,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牛每天喝山泉水,呼吸森林里新鲜空气,享受这种‘待遇’养出的牛准好。”
三友养殖场里里外外,整个养殖场干净整洁,确实闻不到常见养牛场的牛粪味。“牛粪发酵了,卖给周边群众,他们拿去种庄稼。”吴世有说,牛每天吃牧草和酒糟子,排出的粪便发酵后生成有机肥料,周边群众抢着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今年,三友养殖场还引进蚯蚓养殖,成堆的牛粪,成了蚯蚓饲料,形成“牧草—养牛—牛粪—蚯蚓—种草”循环养殖模式。
吴世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牛从进栏到出栏,大约要排7吨牛粪,而7吨牛粪养出的蚯蚓,可卖2000元。同时,卖蚯蚓的钱,又用于流转土地扩大牧草种植,减少高成本买酒糟子的投入,降低养殖成本。据初步预算,扩大牧草养殖后,养1头牛成本可降低1000元;1头牛从吃进到排出,变废为宝处理效益的“一降一增”,可为养殖场增收近3000元,养殖场1年可增收近150万元。
“再过一段时间,牛粪养蚯蚓的项目开始运行。”吴世有告诉记者,今年养殖场在该乡的六一村,新建了容纳1000头牛的新养殖场,待技术成熟后,也将在新养殖场推行“牛粪+蚯蚓”的模式,形成“生态、循环、绿色、高效”的养殖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