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劳务协作助增收 教育医疗惠民生
“走,听说广东厂里要人了。”曾经,在贵州山区,提起广东大部分人首先谈到的是“进厂”。广东,对于劳务输出大省的贵州来说,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山区青壮年外出务工趋之若鹜的地点。
在贵州,一批批青年从农村走出去,在东部城市学习、务工,再将技术和资金带回家乡,支持当地发展的案例比比皆是。在此之前,在东部城市稳下来,能挣钱是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十三五”期间,为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提升技能,广东省大力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引导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中心城市创建一批家政扶贫安置基地,吸纳我省贫困劳动力就业。与此同时又开展校企合作,引导广东大型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帮助我省贫困学生就读“广汽班”等订单式职教班,毕业后在企业就业。
东西部扶贫协作期间,广州与毕节两地共合作举办劳务就业培训班452期,培训贫困人口2.9万人次,带动贫困群众56878人实现省内就近就业,10381人实现到帮扶省市就业;广州与黔南两地共举办劳务就业培训班694期、培训3.1万人次,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4.8万人次。
针对贫困地区急需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广州市6个经济强区与毕节市10个县(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广州403所学校、122个医疗机构分别与毕节513所学校、299个医疗机构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广州304所学校、101所医院结对帮扶黔南342所学校、265所医院。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广东的倾情帮扶下,毕节和黔南两地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也为毕节、黔南两地办学带来了更多优质资源。在此过程中,诞生了如贵州山村女孩将足球踢出大山的“追风少年”故事,在大方县元宝村,5名追梦足球的农家女孩被广州足协选中进行深造。广州市足协副主席叶志彬曾感慨:“‘五贵’能够出山,天河区对大方县的帮扶是一大契机,为山区的娃娃们打开了一扇面朝大海的窗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0余年间,广东从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就业稳岗、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全力支持,让贵州的更多群众端上了增收的“饭碗”,迎来了美好的生活,粤黔协作谱写了新时代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