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蔚 陈敏 李悦)展示了贵州百位明贤故事,陈列着上千张贵州老照片,收藏了5000余张唱片……你很难想象,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高阔展厅居然会是在山村里。7月6日,记者与纷至沓来的游客在安顺经开区幺铺镇牛蹄关村,见证了这个独特的文化空间——山骨图书博物馆。
去年7月,贵阳文通书局图书馆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奇峰与幺铺镇政府签约,启动牛蹄关村宜居乡村建设文化振兴项目。当年12月,山骨图书博物馆开馆。
以前,牛蹄关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房屋破旧,没有像样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当地政府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村寨进行整体打造,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发展文旅产业。
作为贵阳最早的书店经营者之一,舒奇峰把这视为“二次创业”。目前,正筹建“贵州文献数字中心”,拟打造贵州新的文化地标和知名研学基地。舒奇峰的另一个身份是“安顺牛蹄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他说:“几经选择,发现经开区对宜居乡村建设中的文化植入与保护比较重视,我们就选址这里。”
在牛蹄关,像舒奇峰这样发展产业、融入当地的“新村民”有10名。安居乐业的他们,既发展了事业,又感受到有文化、原生态的生活。
牛蹄关三面环山,面朝“十里荷廊”景区。干净蜿蜒的石板路延伸到村寨深处,路灯、山石小景、栅栏花草随处可见,路的一边是青翠的山峦,另一边坐落着具有浓厚布依文化元素的住房、民俗博物馆、服饰展览馆。
去年,在贵阳经营服装企业的江华胜在此落户成立牛蹄关服饰公司,生产校服、职业装和定制服饰,吸纳牛蹄关及周边村寨70余名妇女就业,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说普通话的建筑设计师杜大伟从山东来,在牛蹄关生活已有半年,参与了村寨的建筑设计。
黔东南州级非遗传承人王家举,去年底把“古法造纸工坊”搬到牛蹄关,他说:“这里交通便利,离贵阳的书画市场更近,古法纸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如今,牛蹄关不仅有了村容村貌的“形象”美,还拥有文化灵魂、产业支撑的“内涵”美。
引进企业整合老厂房,种上300多亩玫瑰,打造日产量达2万个的鲜花饼生产车间;还因地制宜建起了布依族文化馆、咖啡馆等;对闲置的29栋房屋进行精品民宿改造;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校农融合实践基地”挂牌……农文旅实现了深度融合发展。
“今年,牛蹄关村游客已有近7万人次,民宿平时入住率有七成,暑期都是满的。”说起牛蹄关村的变化,幺铺镇副镇长杜轲喜形于色。
“面子”“里子”兼有的牛蹄关,产生了较强的“虹吸效应”。74户346人的村寨,过去有近100人外出打工或搬离,近年,有近60人回到村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