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将“四区一高地”作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主定位,对于引导全省上下深刻认识贵州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增强以一域服务全局的高度自觉,使贵州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在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彰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着力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探索路径。要瞄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以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方式不断推出重大改革举措,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投资环境、营商环境。
着力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要把坚决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硬任务,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同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着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要注重统筹好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政策“软对接”,大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大力提升产业招商实效,大力提升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水平,大力提升开放通道优势,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北部湾等地区的联系,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着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中国建设探索经验。要推动数字经济壮大规模,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在绿色数据中心、算力网络枢纽、数字政府建设、数据流通交易等方面走在前列。
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要坚持把绿色发展贯穿“四新”“四化”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
建设“四区一高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强化担当、不辱使命,坚决扛起建设“四区一高地”的重大使命,善走别人走过的成功路,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敢走别人没走过的新路,当好探路者、试验田、先行区,把闯新路的使命任务完成好,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西部乃至全国提供有益借鉴。
(执笔:袁瑜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