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探索新路径 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通过学习培训和外出考察,我理清了村里的发展思路,同时也找到了今后的工作思路。”日前,提及参加播州区“双培养”工程的收获,遵义市播州区茅栗镇金山村党支部书记何涛说。

30多岁的何涛,不仅是金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还是遵义市级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之一,通过“双培养”工程的淬炼,他已成长为带领全村发展的“领军人才”。根据全村发展实际,何涛制定了组织强村、产业富村、环境美村、人才兴村、文明乐村的发展思路,让全村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去年,何涛还被推荐为遵义市人大代表。

人才,是发展乡村产业的领头羊。像金山村一样,无数乡村对人才求贤若渴。

2020年3月,播州区启动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乡村后备人才培养“双培养”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带头人和接班人,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进。播州区将“双培养”工程作为“一号工程”,区委书记亲自抓、组织部长专门抓、联系领导协同抓、乡镇党委书记具体抓。把“双培养”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党建成效考核内容,作为对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实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继出台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7”系列文件,为“双培养”工程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播州区再次以常委会形式专题研究制定了《播州区进一步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工作有关措施》和《播州区村级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为推动“双培养”工程明确了具体措施,细化了目标任务。

通过整合播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单位财力资源220余万,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经费。遴选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乡土人才等组建专兼职师资库,精心选购中国农业大学等学校专家视频课程,着力解决本土师资不足的问题。

截至目前,县级领导带头集中授课20余次。加大人才领办项目投入,帮助落实村级组织领军人才所在村(社)集体经济项目3000余万元,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40余个。

其实,播州区重视乡村人才的培养由来已久。

早在1996年,播州区(原遵义县)就开始探索通过农广校培训村级干部及其后备干部,采取多部门联合办学的方式,实行分片招生、量化管理、指标考核制度,开设“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专业教学班。

通过连续10年有组织的培训,在2008年,全县村干部中80%以上是农广校“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专业学员,有效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部分学员成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引导群众致富的行家里手。

目前,毕业于农广校“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专业教学班的在职村干部有44人,服务播州区178个村社,现任龙坑街道马家湾社区党总支书记冉小波就是其中之一。

冉小波于2000年8月进入“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专业教学班,2000年7月毕业,两年时间,冉小波学习了乡村管理、市场经济基础、农村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等课程,通过考核后准予毕业。

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冉小波便将工作重点放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优化提升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上。他认为,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群众认可的基层党组织队伍,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基础。

马家湾社区把抓党建与抓发展融为一体,创感恩、幸福、文化社区,积极从城市综合发展中整合资源,抢抓机遇,把商机转化为资源,把资产转化为资金,把资金转化为股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群众增收。

如今,在冉小波带领下,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达3000多万元,群众每年参与集体经济分红100多万元。

“人尽其才”方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播州区通过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年轻人放开手脚去干,让他们扎根基层,为基层服务,在事业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甜头”、政治上有“盼头”。

“‘双培养’工程正当其时,适逢其势!”播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播州区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开展乡村人才队伍培育,才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播州区已选拔培养市区两级村党组织领军人才26名,充实村级组织后备力量956人。

--> 2022-04-2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6333.html 1 探索新路径 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