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地医院有中医,治疗效果好得很。”在晴隆县人民医院沙子镇医院腾龙分部,71岁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刘远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他倍感幸福。
而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孙颖豪作为人才引入晴隆县人民医院后,被派驻腾龙分部,他很快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孙颖豪说,在基层中医大有可为,更能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同样能体现出人生价值。
这是贵州中医药系统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一个场景。
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能看好病是硬道理”。近年来,贵州中医药系统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为目标,大力提升中医药治疗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贵州中医药全面融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并做出新贡献。第一时间发布多版《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参考方案》,第一时间组建中医抗疫队赴省内外现场开展疫情防控,第一时间统筹中医药资源,积极发挥各中医医疗机构和国药同济堂等中医药企业作用,及时为集中隔离点人群煎制预防汤剂,中药干预覆盖率达98%,中医药早介入、早干预、全程参与疫情防治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中西医合力攻坚,中医药全面参与确诊患者救治并取得显著效果,中西医协同发挥作用的模式不断成熟。
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5个市、县中医院,新增5家三级中医医院,三级中医类医院已达17家,建设中医经典病房5个。在全国创新建设省级示范中医馆30个,率先开设省级“民医馆”,建立1个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挖掘整理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项目77项。全省市、县均组建了中医药管理工作专班,做到有机构办事、有人管事。
人才培养取得新提升。紧紧围绕建立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在遵义、毕节、黔东南建设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新增1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1名岐黄学者;贵州中医药大学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中医学、中药学(一级学科)、中医(专业学位)3个博士授权点。开展中医执业医师(助理)考前培训,国家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上年提升14.4%;建设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10个、省级“西学中”培训基地7个,已培训“西学中”1600人;培训乡村中医卫生技术人员5500名。
发展成色如何,关键看基层。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基层中医馆建设,“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2.94亿元在全省全部144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累计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项目单位1544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中医馆全覆盖。
为了提档升级全省中医药服务,加强基层服务能力,2021年,我省建设30家省级示范中医馆和227家省级优势中医馆,带动了全省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加强内涵建设,大幅改善诊疗环境,满足了患者的多维度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