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旅游产业化大提质

近日,老兵陈扬与朋友相邀,从纳雍县城赶到枪杆岩村旅游打卡。

“早就听说这里风景好,还是红色旅游景点,特地过来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军精神。”能吸引陈扬的主要原因是红色历史。

枪杆岩,贵州省纳雍县化作乡的一个村。村内有座直插云天的孤峰,形似枪杆,村名就是因其而取。

像枪杆的孤峰、如五指的峰林、似凤凰的山岚、险峻的梯子岩和手扒岩,让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在枪杆岩村一览无余。

枪杆岩下的竹叶沟,也是写实的取名。

一涧溪水,两岸修竹。竹叶沟的溪流在枪杆岩下注入彭家洞,出洞又流入达那河,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又一头钻进天生桥下成为伏流,过“洞内有洞、天外有天”的九洞天;五指山的余脉崔嵬而下,在枪杆岩对面造就手扒岩,再往前,诞生了梯子岩,它们壑幽崖峭、水媚山雄。

奇山秀水,给这个村庄以美丽;苗族文化,给这个村庄以多彩;历史,给这个村庄以厚重。让这个地处乌蒙腹地的山村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旅游景点、3A级景区。

80多年前,掩护红军主力撤退的红九军团邂逅了枪杆岩。

1935年4月15日,“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将领罗炳辉率红九军团抵达大方猫场。当地土匪头目陈志廉、陈全生知悉,联系黔军刘鹤鸣部,意欲偷袭宿营红军。

4月16日凌晨,红军遇袭,罗炳辉率众边战边退,向梯子岩撤离。

梯子岩是旧时大方到纳雍(时称大定、大兔场)的必经之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

最后,红军凭借梯子岩天险突围,过手扒岩,抵达枪杆岩苗寨,分头住到几户苗家。枪杆岩苗寨至今还留有红军灶、红军井。罗炳辉将军休整时住过的老屋,至今还被苗家完好保存。

进入新时代,枪杆岩迎来了“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发展新契机。

为发展乡村旅游,纳雍依托红色资源,在枪杆岩打造了苗家铜鼓广场、红军长征陈列馆,复修了红军灶、红军井、将军屋,复原了红军饮马泉,在竹叶沟搭建了玻璃天桥,在手扒岩峡谷建起了高空溜索和悬崖栈道,配套了宾馆、停车场、游泳池、采摘园、垂钓湖……

2019年,纳雍县文广局职工李俊美到枪杆岩驻村,组建了枪杆岩《嘎夫朵》艺术团,教苗族飞歌、芦笙、苗族舞蹈滚山珠。她还带领20多户苗家人种麻、织布、刺绣、制衣。每有游客光临,可听飞歌,看舞蹈,闻天籁,饱眼福,买手工产品……

如今,枪杆岩村被列为红色教育基地,是纳雍的红色旅游名片。枪杆岩依托红色资源,吃上旅游饭的发展轨迹是纳雍助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缩影。

近年来,纳雍县抓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加快升级旅游业态,不断优化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树立市场化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抓好景点打造、旅游商品生产等工作。并加强旅游市场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大旅游执法力度,规范旅游市场,不断培育本土旅游企业,加强对外合作和相关人才的培养,推动旅游产业化。

2021年,纳雍县国家3A级景区增至2个,创建4A级景区1个,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1%。

(本版图片由纳雍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 2022-04-2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5727.html 1 旅游产业化大提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