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办一所特色明显的本科职业大学

张俊 罗亮亮

“明德至善,精诚致远”。

去年9月,贵阳康养职业大学(以下简称贵康大)正式挂牌成立,这所贵州省第一所公办本科职业大学踏上新征程。

一个月后,第一批6个职业本科专业的982名学生怀揣大国工匠梦想走进了美美的贵康大校园……

为贵州康养产业编织人才“摇篮”,贵康大形成以康养专业群为引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职业技能有效衔接贵州打造康养产业圣地,助力贵州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乘着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大机遇之东风,贵康大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办一所康养特色高质量发展的本科职业大学!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贵康大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加快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学校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

——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等“一套制度”;紧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教师能力“两大主题”;建立与学生、教师、党员干部沟通“三大机制”;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总支政治核心、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四个作用”;着力强化政治建设、制度建设、项目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五个建设”。

——完善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系部党政联系会议事规则,切实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强配齐党建业务带头人,充分发挥师生主人翁精神,积极推进师生共担、师生共治、师生共享的校园治理共同体;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按照“一体设计、分步推进、持续完善”原则,进一步建立职责清晰、分工协作、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职本治理制度体系。

2021年,贵康大党委带领学校先后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贵州省省级教学成果奖,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建校以来,这是获奖数量最多、等次最高的一年。

微访谈

贵康大在以制度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及水平提高方面,有何生动实践?

教务处副处长陈晓靓:我们以“狠抓教学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工作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修订完善相关制度29个。如其中的《贵阳康养职业大学教学督导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使各级督导推门听课成为常态化,听课督导随时随地、不可预期地走进课堂,参与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以此作为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路径,让原汁原味的课堂绽放精彩。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强化高技能型人才培养

毕业能和就业创业无缝衔接,是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中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对此,贵康大通过强化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学生保驾护航。

“去年,我们的就业率为91.3%,对口就业率约为50%,在贵阳贵安就业率约为50%,就业率稳居全省前列。”据贵阳康养职业大学(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冉江舟介绍,从2019级开始,学校陆续组织卫生管理、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技术四系将教育部“1+X”证书考试内容融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学生们在“1+X”证书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贵州省获批‘1+X’证书试点学校中横向对比,我校考试结果名列前茅,学生们作为高技能型人才毕业,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有优势。”冉江舟说。

下一步,贵康大还将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种考核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双证书”行动,通过课程融入、考核融入,让学生毕业时既能获得毕业证书,又能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

“名师出高徒,强将无弱兵。”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还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持”。

2021年,面对本科建设的新要求,着眼高层次人才,贵康大通过“外引内培”模式,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这一年,贵康大引进硕、博士10名,聘请客座教授100名;培养市管专家1名、产业导师3名,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产业导师的职业院校,认定“双师型”教师200余人;成功申报市级专家工作站——贵阳市康养工作站,为学校人才引进与培养构筑更加优质平台。

未来,贵康大将继续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通过加快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确保到2023年,校本部专任教师达500人以上,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不低于60人。

微访谈

学校如何加强一线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卫生管理系教师张婷:在学历提升、实践能力提升方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渠道,大力支持我们利用假期到行业企业去学习实践;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积极吸纳我们在教学及科研方面的建议意见;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紧缺的专业人才,且给予丰厚待遇。

建设高标准基础设施

支撑康养特色专业建设

从母婴护理到麻醉护理,再到社区护理、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及临终关怀护理;从健康体检到健康管理,从临床诊疗到疾病康复和食药养生……近日,笔者来到贵康大康养实训基地,在护理专业实训教室,学生们正按照生命全周期各阶段,分组开展护理实训。在每一个阶段的实训场地,学生们使用的设备各不相同。

在康养实训基地,每个专业的实训室不仅在设置区域上有所区分,还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配备相应的教学实训设施设备,极大地为学生还原了真实的医疗场景,让他们更加直观地学习所需专业技能。

为开拓创新“走康养”,积极融入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发展,贵康大共计开设了职业本科专业12个,两年制专升本专业9个,高职专业22个。医学卫生类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0.58%,形成以康养专业群为龙头,药学、康复工程专业群为两翼,健康管理和医学技术专业群为支撑的“一龙头两翼两支撑”的“122”专业集群。

为支撑专业群建设,贵康大建有药学国家级开放性实训基地、康养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10个高水平实训基地,建成国家级示范性(药学)实训基地、贵州省健康养老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科研与服务平台;现有直属三甲附属医院1家,校外实习基地110个,是贵州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及贵阳市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构建了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实训体系。

微访谈

在学校的康养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有何感受?

医学技术系医学影像专业2020级学生孙琬珊:康养实训基地的健康养护、健康检查、健康管理、健康医疗、健康医药实训区域,极大限度模拟了现实工作场景和岗位。在学校为我们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的基础上,我们反复练习实操技能,练就精湛的专业技术,一定能在康养专业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深化高质量产教融合

提升康养产业服务能力

为深化高质量产教融合,提升为贵州省康养产业服务的能力,贵康大积极深化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技能型人才。

——持续推进与康养相关企业的合作深度。与贵阳市卫生健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京柏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计18家单位和企业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或单项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加深校企合作深度。

——持续拓宽校企合作内容和形式。成功申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贵州卫生健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争取到国家发改委建设资金8000万元;成功申报省级智能康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建5个产业学院;培育贵阳保德城市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2家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企业。

——积极挖掘校企合作潜在资源。积极与国药集团贵州分公司、贵州水投集团、贵州省食品检验检测院等对接洽谈,在校企传统合作的基础上,在现代学徒制、混合二元制产业学院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康养品牌创建、重大项目合作、招商引资及创新创业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

下一步,贵康大将进一步加强与省市级医院、医疗机构、康养领先企业、政府平台公司等合作,新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产业学院1-2个,共同成立康养综合体、康养研究院、康养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康养研究合作平台。

微访谈

从一名康养职业院校学生成长为一名在康养产业中默默奉献的工作者,有什么收获?

临床医学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21届毕业生黄涛:我目前就职于贵阳市云岩区黔灵人民医院康复科。在这里,我见过许多身心痛苦却坚持不懈的病人,是康复治疗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让他们由躺能坐、由坐能站、由站能走,从上肢无法移动到能独立吃饭……我不仅见证了他们的希望,也让我感到了很大的成就感。能帮助病人早日重回生活、重返社会,最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与追求!

--> 2022-04-2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5011.html 1 办一所特色明显的本科职业大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