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故事二

职教新城崛起 美好生活来临

简长青

罗德秀是贵州(清镇)职教城最早建设区域之一的清镇市鲤鱼塘村村民,在职教城建设前主要靠种地卖菜为生。说起这些年的变化,罗德秀印象最深的就是以前卖菜回家,需要坐班车到半路再继续走大约两小时的泥泞路才能回寨子,而现在只需15分钟车程的就能直达家门口了。

经过10年时间的建设,如今从清镇上空俯视职教城,16所职业院校沿着老马河两岸星罗棋布,与之配套的“四横四纵”交通路网格局将各村各寨、家家户户相互联通。为了将配套设施跟上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清镇市一直致力于推进完善各项基础的设施,云站路、观清路、职教路、龙凤大道、鲤鱼西路、潜龙路等20条重要道路构建起了职教城的路网骨架。

作为职业教育聚集地,截至目前,贵州(清镇)职教城开始招生办学的16所院校共开设各类专业314个,每年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约4万人。

因职教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依托职教城“职教—实训(培训)—就业(创业)”的职教扶贫体系,清镇市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短期技能培训和现场指导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掌握或提升技术能力。

目前,接受培训的人员均已在时光校区和乡愁校区的物业、卫生保洁等岗位工作,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随着设施逐步完善,鲤鱼塘村王官组郭小燕的孙子可以选择到附近的机关幼儿园就读,小学、初中和高中也能在清镇就读。“以前附近的各个村寨很少能找到大学生,现在很多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没考上的也能在职教城学一技之能,家长通过培训进入学校工作,一家老小都‘有书可读’。”

地还是那块地,城却不再是那座城。贵州(清镇)职教城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初的沟壑山地变成了如今的职教高地,清镇市核心主城区面积也扩大了一倍有余,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生活环境的不断完善,让罗德秀、郭小燕们切身感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

--> 2022-04-25 故事二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4995.html 1 职教新城崛起 美好生活来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