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换来金山银山

万山区黄道乡严密部署预防森林火灾,动员全乡61名护林员加强对包保区域的巡查工作,防止火种进山入林。 杨雄 摄 (贵州图片库发)

2018年,家住紫云自治县花火镇的刘远利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该县松山街道办城东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家。搬迁前刘远利总是发愁,没有了土地不知道收入从哪里来。为了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生计问题,紫云以浪风关国有林场为重点,依托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菌、林下鸡和林下蜂等“短、平、快”的林下立体种养产业。

得知浪风关国有林场林下菌培育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用工,刘远利和丈夫都报了名。清林地、背基料,一天能赚100元。到了蘑菇采收季节,他们每天凌晨3点就戴着头灯开始采摘,按采摘重量付工钱,两口子一天能赚500多元。搬新家、有钱赚,刘远利的脸上再没有愁容。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贵州林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让绿水青山带来不断的金山银山,变成百姓的幸福靠山。

让百姓能通过种树挣钱!贵州从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入手,将林业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林区脱贫户不仅可以获得补助补偿,还能够通过参与造林和管护获得劳务收入。2016年至2020年,全省完成营造林任务2988万亩,造林和管护用工方面的支出超过90亿元,直接转化成群众的劳务收入。

让百姓能通过护林挣钱!贵州深入推进“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每年给予1万元的补助,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既解决了森林资源保护资金缺乏的问题,又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2016年至2020年,全省生态护林员总数达到18.28万人,直接带动54万人口脱贫。

让百姓能通过产业挣钱!贵州各地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建立入股分红、效益分红、林地收益、劳务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助推农户稳定增收,林下经济实现裂变式发展: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由2016年的1151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28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560亿元,带动302.8万农村人口增收。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贵州林业还将持续发力,通过发展林业第一产业,汇集大量劳动力参加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把群众转变成职业林农或生态护林员,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林业第二产业,组织群众以资源入股、劳动力分红等多种方式投入林产品加工,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山上披绿、林下生金”。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组织培训群众依托绿色资源创办森林人家等绿色实体,使群众在发展森林旅游和生态服务中增加收入。

--> 2022-04-2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4870.html 1 换来金山银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