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保住绿水青山

绥阳县宽阔镇红河村,村民在林下种植大球盖菇。 李艳 摄 (贵州图片库发)

“以前,我们这里有一座高山,山上长满了一根根茂密的树木,站立着一块块坚硬的石头。”

可是后来,树被砍倒了,“小动物们离开了,只有大山孤零零的,大山多么痛苦呀!像个寒冬里没有衣服穿的人似的。”

这篇文章,题目是《大山的伤口》,是乌蒙山下,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孩子韩天波在2015年写的。

92.5%的国土面积都是山地和丘陵的贵州,若山上没有树木、没有绿色,该是何等的疼痛。

保住绿水青山,贵州通过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工程、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义务植树、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等,不断扩大国土绿化面积。

开展五级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从2015年起,每年春节上班后,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职工上山植树,已成常态。8年来,全省累计有9200万人次参与该项活动,义务植树折算达3.85亿株。

发起“e绿黔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通过该活动筹集资金,用于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治理土地石漠化,发展林业产业,帮助项目区群众增收致富。

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工程。“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465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5234平方公里。退耕还林有效遏制了我省水土流失问题,据省林科院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前的3325吨/平方公里·年,降低到631.4吨/平方公里·年。其固土保肥作用,相当于每年为贵州保住1300万亩良田。

依靠科技手段,开展了“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构建技术研究”,提出了生态经济型石漠化植被恢复技术。根据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数据表明,我省石漠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面积减少,程度减轻发展趋势。相比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我省石漠化面积较上期监测减少了55.69万公顷,减少比例为18.4%。

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等,全域扩大森林面积,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2017年到2021年,贵州完成营造林面积282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55.3%提升至62.12%。

保住绿水青山,今天的贵州青山拢翠、绿水潺潺。

韩天波亦在最近的作文里写道:“大山上,有了花草树木,它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

--> 2022-04-2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4868.html 1 保住绿水青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