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守好生态底线

“梵净山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珍贵的栖息地,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特有动植物分化发育的重要场所,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在地球上的唯一栖息地,水青冈林在亚洲重要的保护地,符合世界遗产第十条标准,理应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新成员。”2018年,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铜仁梵净山因其“生物多样性”,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贵州,成为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回溯贵州的生态保护历程,早在1978年,梵净山就成立了自然保护区,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强化基层保护队伍建设、注重巡护监测、扎实开展森林防火、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作为行动路径,几十年如一日,保护自然资源。

守好生态底线,才有了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7154种野生植物和动物繁衍的梵净山,才有了令全球瞩目的世界自然遗产。

而这,只是贵州林业在守好生态底线上的一个故事。

为形成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强大合力,释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2020年9月,我省印发了《关于全面实行林长制的意见》,正式跻身全国率先全面实行林长制第一梯队省份行列。截至目前,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共设立五级林长50170人,其中省级林长20人、市(州)级林长166人、县(市、区、特区)级林长2050人、乡(镇)级林长13476人、村(社区)级林长34458人。

各级林长认真履职尽责。截至2021年底,各级林长巡林278235人次,其中省级林长巡林22人次,市级林长巡林199人次,县级林长巡林5793人次,乡级林长巡林50392人次,村级林长巡林221829人次。

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全省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初见成效,初步建立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树有人造的格局。2021年,全省森林督察违法项目数为3523起,比2020年减少5521起,全省森林资源案件大幅降低。

此外,贵州还启动了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涉林案件查处力度,“十三五”期间,全省涉林案件线索核实率、行政案件查结率、刑事案件移送率、行政案件处罚执行率均达到99%以上。积极推动森林资源“一张图”动态管理,出台实施《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贵州省古树名木大树保护条例》《贵州古茶树保护条例》等规章制度,林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5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到95%,古树名木大树保护率达到100%,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除治率达到100%。森林火灾受害率0.0059‰、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0.167‰,均远低于国家控制指标。

--> 2022-04-2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4867.html 1 守好生态底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