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回望历史 群星璀璨铸华章

2022年是遵义医科大学建校75周年。抚今追昔,75载的峥嵘岁月给当下学校以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建校初期,群星璀璨,5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理学家吴襄、我国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吴汝康、病理学家杨简、胚胎学及细胞生物学家薛社普、古人类学家吴新智等大师云集,雄厚的师资力量、超强的医疗水准,学校迅速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的医学重镇。先辈们在艰难的办学条件下,靠着“为国家培养优秀医疗人才”的执着追求和“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痛”的伟大情怀,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迢迢南路,踏浪而来,20世纪60年代,全校师生顾全大局,服从国家“三线”建设战略部署,举校南迁贵州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在当时经济十分落后的黔北地区,广大师生克服了神经根炎、肝脾肿大等疾病的折磨,扎根基层、忘我奉献,为贵州的医疗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82年,为支持大连医学院复办,学校大部分职工北调大连,原大连医学院教职工的94%,共计718人分期分批调回大连,对于当时的遵义医学院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创伤,元气大失。在这危急关头,以陈荣殿、张毅、伍律为代表的老教授、老同志挺身而出,扎根黔北,带领全校师生顽强拼搏、攻坚克难,为学校的稳定、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毕生心血。

回望75周年峥嵘岁月,正是一代代遵医翘楚的不懈奋斗,推动学校取得跨越式发展,演绎出一部山海交响的医学教育史诗。2002年,锐意开拓,借船出海,170天,珠海校区在南粤大地上俏然矗立,椰林黔园相映生辉,湖光山色水天相连。2012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的鼓舞和支持下,一大批新时期干事创业的人才汇集,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2013年,挥旌遵义市新蒲新区,开辟学校发展新领地,一校三区,一体两翼,彰显“遵医发展”新格局;2016年,倾心耕耘,砥砺奋进,原国家卫计委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学校正式踏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8年,昂首阔步,铿锵前行,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正式更名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锐意进取,夙愿成真,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数代遵医人的接续奋斗开花结果。从渤海之滨到大娄山下,遵义医科大学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取得一个又一个佳绩,创造一个又一个不平凡,这些都源于人才的力量,正是因为学校历来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大力汇聚,对人才的有效使用,才有了过去创造的丰硕成果,才有了今天发展的精彩华章。

--> 2022-04-2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4838.html 1 回望历史 群星璀璨铸华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