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深化教改 促多元优质发展

撒种、插秧、打糍粑……在沿河板场镇开发区一完小内,一系列舞蹈动作再现了土家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土家摆手舞,既是兴趣活动项目,同时也是普及全校的特色项目,让全校学生在大课间都参与进来,营造了浓浓的“土”家氛围。

板场镇各学校在落实“双减”工作和课后延时服务中,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努力让学生人人都参与,个个有收获。学校设有土家摆手舞、土家山歌、美术、手工、口风琴、扇子舞、朗诵、花样跳绳、软笔书法等兴趣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空前高涨,校园内处处是精彩纷呈的场面。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伴随着振奋激昂的背景音乐,学生们挥舞手中的折扇,动作刚劲有力,洒脱自然,一气呵成,舞出了少年的活力,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根发芽。

面向每一名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近年来,铜仁市积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均衡配置经费、设施、师资等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格局。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铜仁市成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立了生均经费财政拨款制度和成本分担机制,完善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公办园覆盖率达55%。多渠道扩充幼儿园教师容量的经验获教育部发文推广,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建设经验在全省作经验交流。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8年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义务教育集团学校覆盖率达65%,适宜就读儿童100%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63%,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63个百分点;“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小学、初中分别达93.92%、96.17%,远高于省级标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100%安置入学;义务教育失学辍学学生实现了动态清零。

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普通高中特色优质发展取得新成绩。铜仁一中、思南中学成功升格为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印江一中、江口淮阳中学、思南六中、思南民中成功获得贵州省“特色学校”支持计划,铜仁市民族中学的女子篮球特色名冠全国,每年高考艺体本科录取人数均达100人以上;组建了东部片区和西部片区高中联盟,充分发挥强校带弱校的作用;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5年的86.5%提高到95.48%,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48个百分点,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发展。

2021年铜仁市被省政府评为贵州省职业教育改革显著成效的三个市州之一。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计划,推进“兴黔富民”和“中职强基”工程,构建起具有铜仁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达到4所,创建省级特色骨干专业13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3个,中职教育专业布局得到优化。职业院校招收“精准脱贫班”5475人、东西部扶贫协作“千人培养计划”397人,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培养技能技术人才10余万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6.6万人次;职教扶贫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多次得到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其经验在全省推广。

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

铜仁学院跻身全国100所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行列,并获贵州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铜仁职院创建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民委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为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贵州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已全面建成,在校学生已超过1万人。铜仁市高校在校生人数达51959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升。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铜仁市直面现状、积极行动,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流星赶月。奋斗百年路,躬逢新时代。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追逐梦想、凝心聚力,勇担使命、接续奋斗,以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为助推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新未来作出积极贡献。

(本版图片由铜仁市教育局提供)

--> 2022-04-2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4832.html 1 深化教改 促多元优质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