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平坝区

机械化育秧“加”速度

本报讯(平坝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辉)当前,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4月24日,记者在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昊禹米业机育秧示范点看到,几名工人忙着给机械化育秧流水线添加秧盘、营养土、水稻种子。只需十几秒时间,流水线即输出一盘秧盘,工人们随即把育好的秧盘搬到催芽大棚整齐叠放。

近年来,平坝区在粮食主产坝区,通过“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组织方式,大力推动水稻生产从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等环节全面实现机械化,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昊禹米业等机育秧示范点实施的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正是平坝区2021至2022年度稻油轮作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

“育秧阶段是机械化流程中最关键也是最薄弱的环节,目前采取社会化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的技术机构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我们也会全程参与指导。”平坝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张青江说。

机械化育秧有多快?技术员郭双生介绍,机插秧一天一个人可以完成20亩左右,如果人工栽,一个人一天只能完成1亩。“而且水稻机械育秧的密度比较均匀,节约人力的同时效果也更好。”

“每年到育秧苗的时候,我们都来务工,每天做下来工资有150元到160元。”家住白云镇平元村的杨广,除了在昊禹米业种植基地操作耕田机获得收入外,每到春耕时节都来育秧点赚“外快”。

今年,平坝区设置了3个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试点,包括白云、羊昌和夏云等粮食主产坝区,计划种植1000余亩,预计育秧20000余盘。截至目前,昊禹米业、黔和米业等企业已完成第一批机械化育秧5000余盘。

--> 2022-04-25 平坝区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54790.html 1 机械化育秧“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