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请救救我的李子树,已有40多棵患上‘癌症’了。”
“不着急,老乡,请把情况给我说一下,最好发几张患病李树的图片给我,一会儿给你回电话。”近日,沙子街道石先村村民崔勇,打电话向正在铜仁学院教学的张绍阳教授求救。
“老乡,根据你说的情况,我给你准备了5套防治方案,都已发到了你的微信上。请按方案准备农药和工具,我会连夜赶到沿河,明早和你上山。”当天下午,得出诊断结论后,张绍阳立即给崔勇回了电话。
“叶片反光、银灰色,这是得了银叶病(俗称癌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今年的收成。”来到崔勇家的果林后,张绍阳看着果树说出了自己的诊断,“这是真菌所致,真菌藏在树干里面,病害反映到叶子上,直接腐烂树心,十分顽固,不太好治。”
张绍阳教授的诊断让一旁的崔勇夫妇听得连连点头,“怪不得得了这病死了的树,砍下后有一股酒糟味。”
随即,张绍阳开始仔细查看患病果树:他拿塑料袋在树干上比划了一下,把塑料袋绑在了树杈上,并在树上做好标记。然后拿钉子在标记处打上一个小孔后拔出,再从其包里摸出一根塑料吸管,插进小孔,吸管的另一端则插进塑料袋后扎紧、固定。
“把‘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后,用瓢把药舀进袋子,再固定好袋子就行了。”张绍阳一边指导一边操作、检查,“这棵树病得严重,要多输点液。”
“每棵树的患病情况都有所不同,要对症下药。”张绍阳告诉崔勇,对患病的李树要先归类,再对应他制定的5种防治方案对症下药。
张绍阳,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副教授,是果树学专业博士。
2013年2月,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张绍阳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铜仁学院任教。同年11月到2019年12月,又来到沙子街道进行全脱产科技挂职。2020年1月至今,他以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科技特派员身份,继续在沙子街道开展科技服务。
9年来,张绍阳先后开展了空心李贮藏保鲜、果实采后加工(果脯和果干)、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栽培管理、鲜果销售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为切实解除空心李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隐患,张绍阳数次主动延长科技挂职期限,全力开展空心李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服务,克服了技术研究基础和软件设施等多项困难。
“只要实现果实冷藏保鲜,就可以直接缓解空心李鲜果销售市场的压力,又有一定的产品增值作用。”张绍阳团队通过冰柜重复验证和6年的冷库应用推进,终于筛选出了可以使空心李保鲜期不少于7周的冷藏保鲜方案。据了解,该冷藏保鲜方案可为果农和销售人员减少经济损失50余万元。
为了减少果品因滞销或损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果品商品转化率,2014年,张绍阳团队又与贵州康大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了空心李果脯加工工艺研制和优化工作,并最终建成简易又适合现有基础条件下的规模化生产空心李果脯加工工艺。由于该技术易于复制和推广,深受市场欢迎。
与此同时,张绍阳团队还重点推进空心李栽培管理技术优化和应用推广工作,印发了空心李栽培管理技术手册。为便于果农查阅,手册上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均十分详尽。
9年来,张绍阳骑坏两辆摩托车,累计开展现场技术培训50余次。通过16个相关微信群,定期发送生产管理阶段的技术信息,还通过电话、微信和现场,每年开展一对一技术咨询服务300次。
张绍阳团队深耕空心李发展,是沿河吸引人才、运用人才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建立了人才创新示范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以全县人才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依托“南庄坝区”技术服务队,强化人才引进,鼓励空心李技术人才、旅游开发策划运营、新媒体、电商等方面人才到南庄创业。并在南庄原村委会探索建立人才示范区,强化人才示范区阵地建设,加快推进空心李盆栽项目建设,深化张绍阳空心李试验站建设,不断引进人才服务团队,壮大人才队伍。
该县深化东西部协作,立足南庄实际、群众需求、产业特点、当前形势等,巧借外力进行人才引进,开拓创新,推动南庄空心李产业转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截至2020年底,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到近7万人,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不断增多,占比为49.3%。”沿河自治县相关负责人说,今年2月,该县授予10名优秀人才为“县管专家”称号,还有20名各领域人才获得县级首批“优才卡”。全县不断推进人才大汇聚,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