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着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骅骏铝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工业集群发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持续增强;33.85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成为“新市民”,喀斯特山区成为蜚声国内外的“中国四季康养之都”……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黔西南州发展史上极为不易、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黔西南州坚决有力贯彻落实省委的安排部署,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落实“两大一高”主基调和“五个主战略”及“十条主路径”,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走过刻骨铭心的历程,积累弥足珍贵的经验,取得殊为不易的成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宋洁
在兴仁市巴铃镇重工业园区,贵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轮毂产销两旺。据该公司销售总经理胡永江介绍,2021年,公司生产销售轮毂60多万只,产值突破1.6亿元。现在公司每天生产4000多只轮毂,产品供不应求。
兴仁市以电解铝项目为招商引资基础,引进贵州路兴碳素、骅骏铝业、轮毂厂等企业,健全“煤电网铝+”循环经济产业,现有铝关联企业10余家,实现产值约80亿元,带动就业2100余人。
义龙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已入驻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羚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致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省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经济发展赶超进位
五年来,以“煤电网”为基础,延链新材料、铝产业、现代化工、新能源、钢铁、新型建材、大数据产业的新型工业化在黔西南“遍地开花”,二产增加值由298.31亿元增加到523.29亿元、年均增长10.3%,二产占比从32.1%提高到34.7%。
普安县把“小茶叶”做成大产业,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安龙县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撑起农民致富伞。黔西南州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十大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6家,加大冷链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构建新型产销格局,一产增加值由188.84亿元增加到265.29亿元、年均增长6.6%。
山地旅游加快发展,全州建设旅游项目456个,新增4A级景区9个,建成体育运动基地12个,成功举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获“中国四季康养之都”“世界春城”称号……实现旅游总收入2907亿元、年均增长24.23%。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黔西南州地区生产总值由929.14亿元增加到1506.37亿元、年均增长10.2%,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方阵,经济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的金门广场,每晚都会燃起熊熊篝火。姑娘们围着篝火跳起“阿妹戚托”舞,舞出了新时代新市民的幸福。
作为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安置点的阿妹戚托小镇,是一个集新市民居住和民族特色旅游景区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扶贫示范小镇。
放眼黔西南州,新建的36个新市民居住区成为33.85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新家园。
10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和40个城市公园拔地而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8.63平方米提高到11.82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34.92平方公里扩展到165平方公里;“五位一体”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成功打造贞丰者相、义龙鲁屯等19个示范小城镇;巩固提升册亨大寨、望谟新屯等548个美丽乡村,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38个……五年来,城市变大了,乡村变美了,道路变宽了,环境变好了,发展的动能变强了。
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望谟县乐元镇人民政府收到一封封来自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的感谢信。大学生蒙国南在信中感谢享受到教育扶贫专项补助,大大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感恩我的国家,党和政府的政策如同大树一般,为我遮蔽风雨,保驾护航,让我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黔西南州部署全面实施“教育立州”,实施各类教育项目1851个,新(改、扩)建幼儿园310所、中小学学校1520所,推动全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覆盖率持续提高,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不断巩固,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4年超过50%。
同时,黔西南建成州人民医院、州妇幼保健院新院区、12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10个县域内医共体,医疗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水平持续提升。建立劳务协作站23个,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51个,实现城乡就业21.55万人。建成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312个、养老床位6203张,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再次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宗教、外事、人防、退役军人、职工、青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在即将迎来建州四十周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党的二十大的历史节点上,黔西南州各族干部群众借新国发2号文件之东风破万里长浪,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