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家国永念。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苍松翠柏掩映,格外肃穆安静。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节陵园暂时封闭。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英烈并不孤独。
4月5日,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早早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的身影穿梭在陵园内的123座烈士墓间,扫墓、献花。
“我想给烈士献支花。”最近几天,陵园的电话从早响到晚。由于无法到场,烈士家属只能委托陵园的工作人员进行代祭扫,并通过网络直播观看祭扫过程。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络云祭扫”的队伍,在网上为英烈鞠躬、献花、敬酒,以表怀念。
这绵长悠远的思念之情,每逢清明时节,都会被无限放大。
据统计,共有197653名志愿军战士牺牲在朝鲜战场。在陵园内那座高3米、长约200米的烈士英名墙上,可以找到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有些名字,早已家喻户晓,而更多的名字,目前仍未找到家人。
他们是父亲、儿子、兄长,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份沉甸甸的惦念。让这份惦念有所安放,早已成为陵园讲解接待科科长王春婕和同事们的执念:“他们牺牲在了抗美援朝战场上,不应该被遗忘。帮他们寻找到家人,是我们的责任。”
寻找,是王春婕和同事的工作日常。他们会接到很多从全国各地打来的电话,请求帮忙寻找亲属的下落。每次他们都会认真记录下来电者提供的名字,通过查找电脑档案并在抗美援朝烈士名单中逐一核对后尽快给对方答复。因为,哪怕只是一个名字,也能为烈士家属指明祭拜的方向。
从2008年起,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和媒体联合发起“期待重逢·寻找烈士亲人”活动,经国内众多媒体广泛传播,许多烈士亲属与陵园取得了联系。之前,陵园123座志愿军烈士墓中有53座长期没有亲属祭扫。目前,这53位烈士已经全部找到了亲属。
跨越半个世纪之久,“重逢”的画面深深触动着陵园的工作人员。
王守正烈士1953年牺牲在朝鲜,而他的女儿王先侠自1949年出生后,就再没见过父亲。2010年,61岁的王先侠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到父亲王守正的墓碑时,她哭着在父亲坟前磕了57个头。而站在王先侠身后的王春婕,早已泣不成声。每每看到这一幕,她便愈加能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
2014年以来,累计有8批共8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这些烈士遗骸全部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王春婕和她的同事们便承担起一项重要任务:对回国遗骸随附的烈士遗物进行整理和登记造册,并建立电子化档案。陵园纪念馆的展厅共有387件遗物在展。年轻的英雄牺牲在异国他乡,没有给亲人留下一句话,留下的只有纽扣、鞋底、子弹、钢笔……
它们静默地“躺”在展箱里,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在战场上冲锋的故事,诠释着志愿军烈士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炽热滚烫的家国情怀。
这里的每一个名字,每一座烈士墓,每一件遗物,每一段故事,都是英雄“回家”的见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已然为“最可爱的人”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新华社沈阳4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