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于会文说,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完善国家对外开放格局,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陆海新通道的三条主通道,有两条从重庆出发。”于会文说,重庆市渝北区是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承载地,《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有16处与渝北密切相关,该规划提出把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作为枢纽经济建设重点,对于发挥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牵引带动作用,提升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水平,建设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渝北将以建设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为路径,打造“标杆城区”。渝北坐拥100多条国际航线、8000多万人次承载能力的枢纽机场,是天然的通向世界的“登机口”。2022年1月,渝北又获得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正式授牌,为渝北对外开放搭建了新的更高平台。
“属于渝北的临空开放时代已经真正到来。”于会文表示,下一步,渝北区将深度参与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深化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效应,力争到2026年实现江北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60万吨、跻身全国前五,5年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1万亿元,成为面向东盟、外联欧美、辐射全球的临空经济、枢纽经济示范窗口和成渝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渝北从四个方面重点发力。成立渝北区口岸物流产业发展中心,发起成立西部地区航空枢纽全产业链大联盟。提升江北国际机场枢纽功能,加密国际客货运航线。做好水陆空无缝对接。打造中新航空物流中转集结中心和全球重要供应链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