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为探索智慧农业,自2020年起,拼多多就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技术指导下每年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该比赛提倡以科技创新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支撑。
“我们通过实践证明了智慧管理技术可以让设施种植不再依赖于传统种植经验,有效降低生产管理难度。”郑博士在研讨会上就“数字技术如何提升草莓产量和经济价值”的议题分享了他的观点。此前,在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中,AI组的草莓产量均值高于传统农人组均值196%,平均投入产出比也比传统农人团队高出75.5%。
与郑建锋经历相似的徐丹是今年“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参赛者。他带领的这支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在校及毕业生组成的团队正在研发一种“人机融合智能”模型,希望将丰富的种植经验与先进的计算技术有效“融合”,赋能农业生产。
“机器的优势在于快速存储和检索信息,而人脑的优势在于推理、分析和归纳。人机结合是对当前中国数字农业来说最佳的模式。”徐丹在研讨会上说。
值得注意的是,“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开办至今,八成参赛者为90后。对于农业科研领域的青年才俊而言,这项赛事已成为帮助他们准确理解行业需求、针对性开发产品的平台。
作为连接农业科学家、数字技术专家与农户的桥梁,“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这一农研人的赛事促成了技术开发者与技术使用者的相互了解,有效提升了新技术的应用比率。在中国主要草莓种植地之一的辽宁丹东东港,一些大赛的参赛团队已在当地成功推广技术,帮助当地农户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赛事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