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从传统工艺到时尚表达,苗绣传承发展离不开“创新”二字。其所坚持的“创新”,并非某一个领域的个体化突出,而是实现良好的多领域共生,这就需要从业者充分挖掘苗绣的文化资源,打造高质量IP。
天眼文旅论坛:苗绣产业化的潜能在哪里,有哪些优势?
彭阳:为加快谋划推动贵州苗绣产业发展,去年,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进行摸底调研,发现全省有294家苗绣企业,从业人口大概有5万人左右,2019年数据显示,苗绣产值是3亿元左右。贵州苗绣技法的专业型人才很多,发展前途广阔。十几年来,贵州苗绣作品先后亮相海内外,在时尚界大放异彩,这是它很大的优势和潜能。
天眼文旅论坛:贵州苗绣存在突出问题有哪些?为了打破“瓶颈期”,多彩贵州文创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苗绣工作将从哪些方面入手?
彭阳:最突出的问题还是苗绣产品创造性转化的问题。根据苗绣产业调研报告,苗绣产业当前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较为混乱。一方面,缺乏好的研发设计产品,模仿泛滥,甚至是知识产权侵权;另一方面,缺乏好的研发设计,导致在跨界融合上同样存在产品同质化问题。我们发现,大多数苗绣企业还停留在原生态传承上,做出来的产品被定义为不太日常的“日用品”,并且创作主题单调、表现形式单一、体裁风格老旧,缺乏创新能力。
调研之后,我们对贵州苗绣产业有了清晰认识,对问题和困难也进行了梳理,下一步计划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苗绣文化梳理提炼。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苗族文化,才能合理高效地传承、弘扬苗族文化。我们将持续性全面深入探究苗族文化,对其进一步梳理、提炼,积极探寻现代技艺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二是加大产品设计研发。我认为要全面打开设计链,把苗绣文化的DNA提炼出来,创新研发,如让苗绣和鼠标垫、家纺、装修材料等大量生活场景应用类产品发生关系,让苗绣的属性功能更具有应用性。三是拓展营销渠道。解决了产品研发之后,再解决产品到哪儿去的问题,这是产业链最关键的问题。我们目前已经和省内外一些大品牌有了合作,具备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展销平台。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与各大企业的合作,以苗绣产品为切入点,带动苗绣衍生产品的营销。四是持续做好宣传推广。让苗绣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陈列展示,还应有深度的交流推广,让大众了解到苗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天眼文旅论坛:贵州苗绣产业协会在贵州苗绣产业发展道路上扮演什么角色?
彭阳:如果要说协会在苗绣产业里扮演什么角色,我认为是“指南针”的角色,起到指引协助的作用,满足各家企业专业需求。现在有很多小企业对产品功能、品牌定位不清晰,我们就会引导企业构建品牌意识,做属于自己有特色的产品和品牌,而不是沉没在市场竞争的大潮里,走在产业的末端。同时,协会也会挖掘苗绣人才、充实苗绣队伍,举办研讨会、采风、专业论坛等活动,加深社会对苗绣产业的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