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誉为“黔南第一胜景”的黄平县飞云崖,“掩藏”着一个别具一格的“宝贝”——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博物馆。该馆是我国第一个民族节日博物馆,被《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收录其中。
多元而又融合,缤纷而又和谐,这就是贵州民族节日的磁性所在。形式多样、内容繁多的民族节日,夯实了“多彩”的底蕴,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博物馆,正是基于这一丰富资源而诞生的。1200多件贵州境内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瑶族、回族、仡佬族、壮族等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文物,以及一批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向人们讲述山地贵州的人文故事,也展示生长于斯扎根于斯的文化奇葩。
文旅融合的今天,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博物馆已然成为飞云崖景区的重要景点,“网红打卡地”顺理成章。文化学者顾久认为,该馆是深厚悠长的民族文化长廊,它向人们展示了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向人们呈现了一幅民族之间美美与共的生动画卷,文化与旅游的嫁接,使得这处文化空间透射出一种入心入肺的力量。
与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博物馆异曲同工,位于三都自治县三合街道办事处三郎新城区的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以展示中国水族历史与文化为主题,既是三都及其他水族地区水族文化的宣传展示综合体,也是水族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及休闲旅游景点。文与旅嫁接,圆润天成。31个展位陈列着的水族服饰、水族历史瓷器、水书抄本、水族铜鼓、水族马尾绣等展,诠释水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VR虚拟现实、特效影院、全息影像、镜像空间等多媒体展示手段,为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增添新亮点。自2016年开馆以来,该馆接待了来自省内外游客共30多万人次,人们在领略水族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对三都这片土地产生向往。
位于凯里市广场路5号的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以其民族服饰展陈“制造出强大的文化场景”。在4个基本陈列展中,服饰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陈内容显得十分耀眼。以苗族侗族为主的民族服饰、绣片、背带、银饰等精美的展品,琳琅满目,风格各异,体现了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服饰多元化的特点。而在以图片文字说明、场景模拟再现、实物展出等方式展示的非遗馆里,人们可一览黔东南州列入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宝贝。在黔东南作家陈亮看来,文旅融合的大背景推动,黔东南的文化亮点较好地实现了“旅”的切换,人们通过旅游的方式认识、了解黔东南,也在一件件非遗产品中感受到贵州民族文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