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红心猕猴桃 灰依村写传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这些不结果的长枝条就相当于‘白吃饭不干活’,要统统剪掉;必须给猕猴桃‘穿’上衣服,以免开春后影响花芽……这些做好了,建新房买新车都不难。”2月8日,春节假期刚结束,钟山区青林乡灰依村的“土专家”王正朝就来到猕猴桃基地,和村民们一起管护猕猴桃。

灰依村位于乌江源头的三岔河边。曾经这里因为山高沟深,交通不便,土地石漠化比例高达60%,村民们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2016年,灰依村引进“凉都三宝”之一的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650亩。随着猕猴桃陆续开花结果,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王正朝就是受益人之一。

早些年,王正朝靠在外务工的微薄收入养活一家人,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好。看到村里引种红心猕猴桃,王正朝有些心动,但因为不懂技术没有种植经验,怕承担不起风险,一直观望。2016年,灰依村组织村民去水城区米箩镇“取经”,当得知这里的群众种植猕猴桃,不仅能收入土地租金、务工收入,还能年终分红后,王正朝心潮澎湃,一回到家就动员家人流转了15亩土地,成为全村发展猕猴桃的第一人。

“技术由乡里引进的农业公司统一指导,销售也是公司统一收购,每亩猕猴桃还有3000元的补助,我们只是出劳力、出土地,不用担风险。”王正朝回忆道,自从种苗下地后,猕猴桃就成了王正朝嘴里的热词,每天到猕猴桃地里转一转,成了他的“必修课”。

为了种好猕猴桃,王正朝还把在陕西打工的两个儿子叫回来,严格按照培训课上所学的技术要领,翻地、下桩、起垄,每个步骤都认认真真。2019年,猕猴桃顺利挂果。“那年15亩地的果子卖了18万元。”王正朝说,看到他家赚了钱,乡亲们也纷纷跟着种猕猴桃。

2017 年,水城县被定为中国科学院定点帮扶县。为提升青林乡猕猴桃基地的产量,中科院安装了防雹网。王正朝了解到,防雹网是一项增产实用的环保型农业新技术,通过覆盖棚架构建人工隔离屏障,将“不期而遇”的冰雹拒之网外,有效控制及预防各类冰雹、霜降、雨雪等灾害性天气,且具有适度遮光的作用,目前是物理防治各类农作物、蔬菜害虫的首选产品。

王正朝一合计,咬咬牙,掏出4万元,架设了9900多平方米的防雹网。“这两年的猕猴桃都不再受冰雹袭击,所以我家猕猴桃表面光滑、个头匀称,卖得了好价。”老王说。2021年,20亩猕猴桃卖了24万元。

如今王正朝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扩大至近50亩,还取名为——自强农场。尝到甜头的他,今年春节期间,聘请了10多名工人,给猕猴桃基地全部铺上了防雹网。空余时间,他还会与村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定期或不定期“小聚会”,讨论猕猴桃种植中碰到的问题。

在王正朝的带动下,灰依村更多的村民靠种植猕猴桃,收入越来越高。“灰依村的猕猴桃,通过六盘水凉都猕猴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到美国、俄罗斯、阿联酋等国,还可以加工成果酒、果脯、果酱等休闲食品,大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王正朝说。

--> 2022-02-1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46773.html 1 红心猕猴桃 灰依村写传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