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建立调度运行机制 政府服务下沉生产一线

贵阳长之琳 开年收获6000多万元订单

本报讯(记者 杨唯)2月9日,年味的喜庆未消,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称“贵阳长之琳”)已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今年开年,公司就接到6000多万元订单。”公司总经理程智宇说,目前,公司订单饱满、任务充足,今年产值有望达到2个亿的目标。” 

作为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贵阳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贵阳长之琳于2020年4月落地贵阳高新区,是一家专门从事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的国家级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现已建成钣金件加工生产线一条、钛合金热成型加工生产线两条,2021年实现产值破亿元。 

在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工人熟练操作,机器嗡嗡作响,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个车间分布着热压成型、焊接和冲压等不同的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如同一个小车间,可以直接加工出成品,采用的都是数字化设备。”程智宇说,“钛合金热成型加工生产线采用的热成型设备,能让一个班次的单台产量达50余件,面板上不仅显示出原材料钛合金在生产时所需的温度,还显示生产线上零部件的各种实时信息,能及时监控和分析炉温,更能保证相关生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程智宇介绍,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的生产都要用到钛合金,零部件须在700多度的高温环境中加压成形,温度一旦有偏差,对产品精度就有影响。

据悉,传统的钛合金热成型工艺,主要靠电炉加热或者喷火,依靠工人的经验调节温度加工产品,很难达到精准温度,以至于产品报废、浪费原材料。“现在,我们实现智能制造,把生产一个产品的时间从3天缩减至2小时,同时增加产品合格率,保证质量稳定性。”程智宇说。

在采用自动化设备的同时,该公司还持续强化生产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大力培养工匠型人才,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公司实现产业升级。目前,该公司拥有1个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

记者从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获悉,贵阳长之琳是该区针对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而引进的企业,是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的配套企业,也是辖区内新上规企业。一路成长、做大做强的背后,离不开贵阳高新区强有力的调度和服务。

近年来,贵阳高新区紧扣“强省会”行动,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两主一特”产业攻坚发力,建立综合经济运行调度机制,由工管委班子亲自带头直接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解决材料供应、流动资金、项目申报、手续办理等问题,助推增产增效。同时,成立4个“双重服务工作组”和13个县级干部牵头的“双重服务专班”,下沉到生产车间,主动服务、靠前服务。2021年,全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65.57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1.7%。

“接下来,贵阳长之琳将着眼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以更高端的产品、更先进的技术,逐步从发动机零部件生产转为部件、组件生产,加快实现产业部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覆盖西南及全国发动机有关的企业,为贵阳市和贵阳高新区的工业经济贡献力量。”程智宇说。

--> 2022-02-15 建立调度运行机制 政府服务下沉生产一线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46745.html 1 贵阳长之琳 开年收获6000多万元订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