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生长在布依族村寨的王昌勇拥有一个大家庭,年关岁末,打粑粑是家里最重要的事。糍粑由纯正的糯米制作而成,有着食物天然的质朴,但母亲总会在过年这几天把糍粑做得色形美好,“用品红往糍粑上画一些如喜鹊报春、五谷丰登、六六大顺等图案,寓意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吃糍粑前,奶奶则会先把新出炉的粑粑摆放到神龛下的八仙桌上,敬献给天地,敬献给神灵,敬献给祖先。这是黔南州文联的王昌勇的节庆记忆,在他看来,这些糍粑装点着生命的悲喜和祈愿。
每到过年,王昌勇脑中便会浮现老家打糍粑的场景:双方你一棒我一棒用力擂击着糯米饭,节奏均匀,发出“咚咚”有节奏的打糍粑声,犹如慢四步舞曲的鼓点,此起彼伏地在寨子四处响起。当这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王昌勇知道,又要过年了。
春节是打粑粑的节日,对姚启超来说也是吃饵块粑蘸蜂蜜的日子。切上几块饵块粑放在火上烤,关岭花江稻米的香气一下子飘散开来,让人难忘。“除夕夜守岁,嗑瓜子,烤饵块粑、糍粑吃,给孩子发压岁钱。一家人伴随春节联欢晚会的节奏,享受着其乐融融的幸福。”在关岭自治县退休干部姚启超的记忆里,饵块粑是属于春节的,家乡稻米的味道也总会在过年时变得深刻。
关岭花江有“大米之乡”的美誉。其美誉的来历,不单是因为这个地方大米的产量高,同时也因为这里出产的大米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香味。“该米米质结构紧密,腹白度小,透明度较大,富有光泽,煮熟的饭吃起来,质地细腻、粘稠适中、松软可口,在当地属米中之王。”姚启超觉得,只有吃上花江米制作出的饵块粑,对自己而言才算真正的过年。
粑粑,是贵州人打开节庆记忆的食物密码。
在三穗县台烈镇人民政府林业站工作人员潘宗旭的记忆里,经历过千锤百炼而打出来的年粑,是年味里最香浓的乡村美食。“父亲把打粑槽扛进屋里,糯米饭团也蒸熟了,正从灶房里飘来一阵阵糯米饭的熟香味,令人馋涎欲滴。母亲马上拿上簸箕把熟糯米舀出来,然后把热腾腾的糯米饭倒进打粑槽。这时候,请来帮忙的叔叔们马上拿起粑锤,待母亲把糯米饭倒进槽里后,两人一组抡起锤。雾气腾腾中,一个槽子里的糯米饭团要趁热经过千百次的捶打,方才成型,变成粘粘的糍粑。”糍粑或许并不是过年饭桌上最亮眼的那一个,但打粑粑却是最有年味的一项,那是一个家庭、家族团聚的欢乐时刻,在潘宗旭看来,这是无可代替的节庆记忆。
过年吃花甜粑是铜仁市思南县的特别年俗,现供职于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的朱彤儿时因在姑妈家得以品尝,便难以忘怀。与糍粑、饵块粑等粑粑不同,花甜粑有着特殊的印记和形状。在朱彤的记忆里,花甜粑的出场是这样的:蒸熟的花甜粑显得湿润可爱,待冷却后用细线把它一段段切开,一朵朵牡丹花顺次绽放,靓丽迷人。
花甜粑寓意着“团聚”,每到年关,思南的家家户户都会传出起此彼伏的推磨声和摔打粑粑声,一听这声音,就知道团圆的日子近了。长大后,朱彤对花甜粑的“团圆之意”有了更多理解,其不仅蕴含了思南人朴素的生活智慧,还蕴含了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更蕴含了家族动人的年味情怀。
“每年过了腊月二十,母亲就开始张罗做起黄粑来。”瓮安县第三中学教师赵平对年味的感知是从母亲做的黄粑开始的。“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我们当地习俗必须吃素食,我们家每年正月初一早上吃的都是黄粑。母亲喜欢把黄粑切成片用甜酒水煮来吃,有时也用甑子蒸来吃,我们小孩子更喜欢切片放在柴火中用火钳烤着来吃。”
黄粑吃法多样,香甜可口,给赵平的童年时光带来了不少欢乐。那时,他每天放牛砍柴回到家,肚子饿了,便直奔向厨房,抱出一大个黄粑来,用菜刀切几大片放在柴火上一烤,拿在手中吹几下灰,一大口咬下去,是满满的幸福感。“春节期间的每天早晚饭,母亲都会切几大片黄粑放到小木甑子中和米饭一起蒸,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抢着黄粑吃。”在赵平的味觉记忆里,黄粑的香甜满是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