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博士名片
张勇,贵州黔西人,1975年4月出生。博士、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中国养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合作经济学会理事。
左图:张勇在农户家指导养鸡。
右图:张勇在养殖基地调研。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能见上张勇一面不容易,记者按约定时间来到贵州大学西校区崇学楼,教师办公室依然大门紧闭,隔壁会议室里传来讨论声。会议结束后,记者见到张勇,刚完成一天工作又安排好第二天行程的他并未显出疲惫,说话语速很快,眼神里透着坚定。
自从贵州成立12个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后,任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副班长的张勇,在2020年脱贫攻坚最紧张的阶段,一直把一周的时间分成了两部分。那时,他每周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全省各地奔波,为企业讲解,为养殖户培训,或是在圈舍内进行现场指导。
在脱贫攻坚最后冲刺时期,张勇扮演着高校教师和产业专班专家的双重角色。他一面向高校学子传道授业,开展课题研究,另一面为企业、农户传递养殖经验,为生猪养殖产业提供指导。谁曾想,这样一个在多重身份间转换自如、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保持旺盛精力的动物科学专业的博士,也经历过对专业从排斥到热爱的转变。
找到职业尊崇感
张勇学习畜牧业可以说是个意外。
生于贵州黔西的他,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是一名司机,进入大学之前,从未真正接触过农业,填报志愿时自然也没有考虑过这个方向。但高考时被调剂到原贵州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动物科学专业,这也开启了他后来的专业之路。
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这个专业每天的工作就是围着猪、鸡、牛、羊打转,工作环境充满动物粪便的气味,和光鲜体面完全不沾边。张勇也曾这么认为,拿到录取通知时,他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甚至是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似乎一无所知。
真正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理念上的转变是源于本科三年级和四年级时的两次“三下乡”活动。
第一次是在乡场上设立咨询点时,有位老人前来询问自己家猪拉肚子的问题。面对老人,张勇内心紧张,这可是进大学3年来第一次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最终在深入交谈后问题得以解决。这次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张勇一直记到现在,对缺乏科学系统养殖知识的农民而言,牲畜一旦病死或许就会给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重创,而自己所研究的学科就是他们的“救命良药”。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真正被需要,这为他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动力,也帮他在工作后找到职业的尊崇感。
第二次则是关于鸭蛋的问题。一位老板因为鸭子下的蛋太大而感到苦恼,当时的鸭蛋都是论个卖,如果鸭蛋太大,对商家而言并不划算,这个问题既新鲜又具体,张勇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学校咨询老师。在老师结合实践的解答中,张勇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学习仅停留在理论上,而实践更是动物生产专业重要的一环。
大四毕业后,成绩优异且在学生会工作表现突出的张勇,获得了留校机会,当上了办公室教学秘书。随着逐渐参与到教学中,为了提升自身教学和研究水平,他考取研究生,之后又于2012年博士毕业,一步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业务能力。
教大道之书
动物科学是与实践关系紧密联系的学科,也是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的学科之一,学农、爱农、强农、兴农是该学科研究者们心中的信念。这种职业尊崇感支撑着张勇走在漫漫求学路上,更成为他后来教书育人过程中常常强调的重点。
2011年至今,张勇指导毕业的研究生有10多个,他把已经毕业的学生和还在学习的研究生都加到一个微信群中。张勇鼓励学生们将所获得的荣誉在群里分享,在良好的交流氛围之下,这是一种正面激励。言传身教,作为老师,张勇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他相信只有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让他们看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感受到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态度,自然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学生面前,他是说着专业术语、要求严格的导师;但在农民面前,他又能变成一口方言说俗语的“土”专家。“养猪要打预防针,避免发病埋大坑;疫苗选择要科学,严格防疫靠自觉。”这般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还有很多条,都印在一张张A5大小的卡纸上,配以打针用药的示意图,构成了方言版的《贵州农村春季养猪技术要领图册》,而这套“接地气”的图册正是出自张勇和他的团队之手。
养猪人最怕遇到猪瘟,而危害极大的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2019年疫情暴发时,张勇就在反复普及防范知识中忙活了很长一段时间;2020年春季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两种疫情的叠加影响,更让张勇揪心。2020年2月,张勇任副班长的生猪产业发展专班立即印刷了18000份《贵州农村春季养猪技术要领图册》向农村发放,就是为了在气温多变的春季,尽量让农民们做好猪流行性疾病的防范。
用方言顺口溜让大家更快记住防范要点,这是张勇多年来在农村实践得出的经验。“你教农民拌饲料,告诉他水和料的比例是百分之几就太抽象了,但你可以跟他说,放水进去搅拌均匀后,用手捏一捏,看看饲料成团的状态,这样农民朋友就懂了。”当他看到学生在培训农民时竟用到毫升、克等词汇时,总会提醒对方要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教授专业知识,这样才能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在与基层同行交往过程中,他并非唯一的知识“输出者”,他也在认真向基层同行学习。10多年前,在一次与普定县畜牧局谭兴华副局长交流的过程中,谭局长表达了他对养猪的认识:“养猪一定要解决3个问题,养不养得活?卖不卖得脱?划不划得着?但凡哪个问题没想明白或者解决不了,这个项目都不能轻易尝试。”3句方言,讲透了发展养猪业的要害,让张勇暗暗感到惊讶和佩服,他明白,这是来自基层干部多年经验的总结。而在那之后,这3句话也让他对生猪养殖有了自己的新想法。
让特色猪种“跑”出大山
博士毕业后的张勇,将微信名称改为:香猪博士。他在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办了个养殖场,养殖从江香猪。贵州山多、坡多,土地破碎,现代化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如果要与外界早已发展成熟的企业相比,贵州在生猪养殖上无论是规模、成本、资金还是技术上,都不占优势。
自从研究生猪养殖以来,张勇就意识到了该问题。他也一直以贵州特色猪种遗传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办养殖场是他的一个实践,他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培育出高品质香猪,并进行推广。
当时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日益深入,张勇一天比一天繁忙,养殖场只能交给他人打理,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对农户、企业的帮扶中。专班成立后,不少贵州特色养殖企业都得到过张勇的帮助。贵州二表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他的指导下,培育出“凉都跑山猪”,开发出具有丰富的肌间脂肪与紧实的肉质的“雪花肉”,猪场还获得了“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并被评为贵州省最美猪场,产品受到不少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青睐。
“贵州有从江香猪、可乐猪、黔北黑猪,黔东花猪、江口萝卜猪,利用贵州青山绿水的环境养出的猪,肉质、口感完全不同,以此来打造中高端市场,满足对猪肉品质要求相对较高的群体,这是我们和省外同行进行差异化竞争的一个方向,还能卖出贵州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张勇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他也一直在贵州特色猪种的研究上步履不停。
脱贫攻坚期间,他的微信头像从“香猪博士”改为“逗猪博士”,黑色小猪顶着博士帽,俏皮地眨着眼,脑门上是一个大大的“黔”字。这只小猪是他心愿的象征:贵州的土猪产业能做得更大、更强,不仅在脱贫攻坚的战场释放能量,还要搭着黔货出山的快车“跑”出山外,在乡村振兴中继续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