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 保障措施做到位,不怕产品不好卖!

初春时节,植树造林活动如火如荼。

黎平县侗乡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油茶育苗基地里,总经理林程远十分忙碌,刚刚接到德顺乡林业站的电话,要准备2万株油茶苗,高屯街道八舟村又来了10多个村民要买油茶苗。

“经过20多年的油茶良种选育和推广,如今老百姓对发展油茶的积极性很高。以前是我们到村里挨家挨户劝他们换良种,还被当作卖苗的轰出门,现在是老百姓主动来找我们要良种油茶苗。”黎平县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杨承荣笑着说,现在村民们都知道,十年树木,一旦林木种苗质量出现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一季的收成,而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收成。

林业产业是长效产业,前期投入大、见效时间慢,但收益时间却可以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为此做好各项保障措施,是产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良种上山是第一步,科学高效的种植技术也十分重要。

以铁皮石斛为例,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珍稀中药材。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人员解决了铁皮石斛种苗规模化繁育和大棚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使铁皮石斛产业从无到有、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不断提高,对石斛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由于野生石斛资源枯竭,大棚设施种植的产品又普遍品质不高、药效不好,探索如何培育高品质的铁皮石斛品质,成为石斛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省林业局的支持下,省林科院联合安龙县西城秀树农林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铁皮石斛附树近野生生态栽培关键技术的攻关,开创了铁皮石斛生态种植新模式。

“我们充分利用贵州广阔的林地空间和环境气候资源,选择以大型水体江河沿岸的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天然林分,将品质纯正的铁皮石斛1至2年生苗定植在活立木树干上贴树栽培,做好极端高温干旱气候的水分供给。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以植物源农药为主,配合微生物菌剂,以绿色防控的方式生产无公害铁皮石斛。”省林科院罗在柒博士介绍。

从大棚苗床到附树近野生生态栽培,采用新模式所生产的铁皮石斛鲜条品质明显高于行业标准,其中,石斛鲜条的含水量为3.8%,远低于药典的12%;浸出物为14.7%,远高于药典规定的6.5%;多糖含量高达50.5%。市场供不应求,而贵州也成功超越了云南、浙江等产区,铁皮石斛生态种植走在了全国前列,引领了产业发展的方向。

有了品质优良的原料,冷藏物流、精深加工也必须紧跟。

走进赤水市冷链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的分选基地,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分选竹笋,将老化的根部切干净,装进统一的包装袋中,放进冻库预冷,再通过冷链车送至省外各大市场。这样下来,春笋的损耗可以降到10%以下,冬笋甚至可以做到零损耗。得益于冷链物流体系的初步建立,赤水竹笋得以领“鲜”出山,既保证了农户的收购价,又降低采购商的采购成本,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标准,保护赤水春笋的品牌。

碧江区的贵州山茶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包含鲜果处理、冷榨冷提、精深加工、研发组培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厂房,年生产茶油3000吨,总用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成功采用国内领先的冷榨冷提工艺,在低温60℃下加工,最大限度保留了茶油15种有益元素。同时,攻克鲜果储存与处理难题,产品包装实现自动化生产,其生产的茶油相关指标达到了国标、欧标,市场供不应求。

此外,省林业局还通过抓实招商引资、强化产销对接等保障举措,着力推进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频共振、资源利用和产业培育共生共荣的绿色跨越之路。

--> 2022-02-0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46342.html 1 ※ 保障措施做到位,不怕产品不好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