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纵观全省,农业产业风生水起,一批批依托特色种养业、特色加工业,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纷纷崛起。过去一年,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壮大,重大项目共安排194项。
产业发展后劲足,群众增收有保障。全省各地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各项工作,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多元化、多形式、多环节的利益联结方式,实现“多元化”增收。2022年,贵州将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创收增收、农村宜居宜业。
分类分级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回到花茂村,有落叶归根的感觉。”五年的返乡创业历程,让从事古法造纸文创产业的张胜迪对故乡有了更深的依恋。同样在花茂村,土陶技艺传承人母先才通过开设陶艺馆,年收入达30万元。他们的创业故事,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优秀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乡村振兴工作,系统谋划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五大行动”,并设立五个工作专班,由省领导牵头推进。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一年来,贵州大力推动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三个转变”,创新方式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20个脱贫县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启动第一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
农村要发展好,离不开好班子和好带头人。截至目前,全省共选派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2175名,组建驻村工作队10035支,实现“五类村”(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选派全覆盖。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的一年,全省各地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激情干事的精气神,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以赴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