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
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传统主产区之一,中药资源品种和中药材种植面积均位列全国前三。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发展中药产业能充分发挥我省中药、民族药资源和生态优势,必将成为我省助农增收、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进一步完善中药产业发展管理的体制机制。坚持发挥省领导领衔推进山地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优势,不断完善专班和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统筹中药产业、医药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协调发展,实现中药产业与医药制造业、医药流通服务业、大健康产业、医院用药等的有效衔接,打通种植、加工、销售、仓储物流、新产品研发销售全环节。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市场观念新的工作队伍。成立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推进我省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实现中药产业提质增效。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坚持科学规划,突出区域重点,根据我省各地地质、土壤、气候、植被、日照、水源和用工条件、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打造一批类似施秉太子参、兴仁薏仁这样具有全国市场价格重要影响力的“黔药”大品种。加大医药制造业企业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天然产物提取物的产能和出口贸易额,使我省成为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国际原料药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地。
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相关机构为提升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针对中药产业全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支持建立全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中心,加强民族医药、民间技法、方药的古典医籍的梳理和挖掘,加大民族医院内医疗机构制剂和名老民族医验方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成立民族医药特色专科;成立中医药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药医疗机构制剂示范应用中心、示范性中药制剂中心、药食同源特色资源深加工研究中心、黔药出口产业研究中心等等。通过整合资源组建相关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对中药产业的战略支撑。
着力打造“黔药”品牌,大力推进以黔产药材为主要成分的健康产品研发。组织行业和社会团体发布黔产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加工工艺标准和贵州道地中药材品种目录,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黔药区域公共品牌;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塑造品牌核心价值,打造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产品;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博览会、展销会、中医药论坛等,加快“黔药”品牌宣传推广。推动以药食同源品种为主要原料的健康产品产业化开发生产,实现综合利用;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中药材文化旅游、康养基地。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解决产品销售通道问题。支持中药材集贸市场发展与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等网络销售平台协同并进,建成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医药贸易港和产地型中药材加工分拣场所、仓储物流基地,大力拓展中药材销售渠道和市场。支持发展中药材跨境电子商务,以横琴、海南等自贸区为通道,实现“黔药出海”;进一步打通中药材省内、省外双循环大通道,解决“黔药出山”与药品配送入黔流通瓶颈问题,以及省内院内制剂流通不畅和中药饮片统一集中供应药房终端渠道不畅的问题;充分发挥贵州省中药材溯源平台和中药材质量监控平台的作用,实现中药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不断优化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的集中采购、质量监管和风险管控。
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引导高校分类培养引进各级人才。响应教育部“新农科”“新工科”建设号召,聚焦我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总要求,打造独具我省办学特色优势的中药产业学科专业集群。强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多措并举,实施中草药民族药资源开发、种植繁育、产地加工、制剂研发等多环节,本、硕、博三层次的高级人才分类分层培养模式。利用学科平台优势,依托特色优势学科、重大研发项目、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引培工程,加强中药产业领军人才、优秀人才和骨干人才培养,切实服务我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升级发展,为建设特色教育强省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对照企业、群众诉求和产业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梳理问题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倒排工作时间,通过政策化、事项化、清单化推进问题解决,变“管”为“干”,打通服务中药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放宽企业准入,支持未进入药典的老中医秘方、民间药方开展临床试验和企业化生产,简化省内有审批权限的一二类医疗器械、中药材产品等的许可手续。促进惠企政策兑现,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单,主动精准推送政策,实行政策兑现落实到人。
(执笔:黄伟、唐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