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跟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的呼声期盼,紧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法治需求实际,以“四个更加”为总目标,以“四个围绕”为总要求,以“一点十面”为总抓手,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全面完成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01、聚焦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政治建设达到新高度
■ 系统梳理62项人大工作任务,逐项分解落实。
■ 在全国省级人大率先开展民法典执法检查。
■ 向省委请示报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要工作59件次。
■ 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 实现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全覆盖。
02、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主题,人大工作呈现新亮点
■ 组织省人大10个专门委员会,分别开展主题活动和专题调研,全力打造“一点十面”工作格局。
■ “高质量立法促高质量发展”“贵州环保行”“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看好钱袋子”等主题活动效果良好。
■ 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法治保障、守护“母亲河”等专题调研成果。
■ 加快贵州特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
■ 发挥“助侨联系点”平台作用,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 认真完成省委交办的茶产业发展任务,大力推动“干净黔茶全球共享”。
03、聚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本质要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创新局面
■ 积极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毕节市设立我省首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
■ 组建立法专家库,充分发挥省内外法治人才智库作用。
■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人民”二字贯穿人大监督全过程。
■ 指导全省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确保风清气正、体现人民意愿。
■ 每项立法都成立工作专班,立法过程成为代表人民意志、表达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
04、聚焦推动全面依法治省这一重要任务,立法工作取得新成绩
■ 在全国省级人大率先制定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
■ 制定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政务服务条例、养老服务条例等。
■ 探索“1+N”立法模式,以乡村振兴条例为统领,全面加快粮食安全保障、土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立法进程,努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乡村振兴法规体系。
■ 作出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推动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 协同云南省、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以“决定+条例”的创新形式,高质量完成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工作。
05、聚焦寓支持于监督之中这一职责使命,监督工作实现新进展
■ 建立预算绩效审查定期报告制度,省级实现“四本”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
■ 加强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跟踪监督,重点监督的省直部门整改率达到95%以上。
■ 依法推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 连续7年开展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执法检查。
■ 首次听取省监委加强监察工作制度建设情况的报告,实现各级监委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全覆盖。
■ 听取审议全省学前教育工作、就业促进工作等报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06、聚焦人大代表这一基础主体,代表工作迈出新步伐
■ 坚持邀请基层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会议期间与代表座谈,听取代表意见建议。
■ 组织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
■ 建成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积极推动8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
■ 开展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专题调研,将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省直目标考核。
07、聚焦全面建设“四个机关”这一定位要求,自身建设有了新进步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
■ 建立机关工作高质量运转机制,搭建“一平台四载体”。
■ 制定修改常委会及机关工作制度126项,加快形成体现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特点的制度体系。
■ 编撰完成新时代贵州人大知识问答。
■ 召开全省地方立法工作会议、人大财经工作会议、秘书长联席会议,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
■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调研实效,持续改进工作作风。
文字整理:权若青
设计:唐波 王银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