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巍娥 王瑶 周阳
“每年黑颈鹤的第一张照片,基本都是我拍的。”日前,在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见到“草海红人”刘广惠。
刘广惠是草海巡护大队副大队长,52岁,瘦瘦高高。如果不戴帽子,他头顶上的几缕头发总是柔软地向天上飞,既像旁边湿地里长着的那些草,又像黑颈鹤头顶上那撮稀疏的发状羽。
当天,虽是隆冬时节,天气却晴好,气温略有回升。刘广惠穿着一件浅色的衬衣,手里拿着长焦距单反相机,脖子上挂着望远镜。如果不是穿着印有“草海巡护”的反光背心,他更像是一位摄影爱好者。
“草海的摄影爱好者太多了,我没有他们专业。”刘广惠指着自己的装备笑着说,“但是关于草海黑颈鹤的情况,我是‘土专家’,绝对有问必答。”
敢说这样的话,刘广惠是有底气的。
自1989年起,他就是一名草海巡护员。守“海”护鸟,32年如一日。
他对草海的情况了如指掌,并能说出各种鸟类的名字和习性。难怪许多国内外的摄影爱好者、专家学者们每次来草海,都会第一时间与他联系。
“我能分辨出200多种鸟。”刘广惠说,“与鸟相处,其实没什么技巧,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情投入。”
“灰鹤的叫声有点沙哑,黑颈鹤的叫声更加高亢、洪亮……”他一边说一边模仿各种鹤的叫声与形态。
突然,一群黑颈鹤起飞。“2、4、6、8……这群鹤有52只,记下来没有?”刘广惠扭头对身后的队员说。
数鸟,是刘广惠每天的“功课”。“今年,到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有2000多只,比去年增加了200多只。”看着记录本上的数字增长,刘广惠的笑容愈发灿烂。
和鸟相处了半辈子,刘广惠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可以从飞行姿态、叫声和体型准确判断鸟的种类。
刘广惠说,在草海,像他一样的巡护员共有100名,他们对草海实行“网格化”巡护,一年又一年地守护着这颗“高原明珠”。
据草海管理委员会统计,目前草海鸟类已由2016年的220种增加到目前的246种,其中18种为贵州鸟类新纪录;草海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的数量从2016年以来持续稳定在2000只左右;生物物种由2016年的1954种增加到26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