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大白萝卜的见证

农特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民

冬至前,威宁自治县么站镇平原社区的务工群众采收了最后一批大白萝卜。 

“只管种好管理好就行,我们的‘三白’通过电商平台早就销到全国各地。”么站镇党委书记孟异说。威宁因海拔高,纬度低,光照充足,产出的蔬菜尤其是“三白”(白萝卜、白菜、莲花白)品质优良,是省内外市场的“明星产品”。 

2021年7月22日,么站镇白萝卜在电商平台橙心优选上市第一天,仅半个小时,10吨萝卜便售罄。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让香港、澳门的居民也尝尝咱山里蔬菜的好味道。”孟异说,么站镇农业产业园种植蔬菜12000亩,其中白萝卜6100亩、白菜3000亩、莲花白1700亩,如今接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后将有效拓宽“三白”销售渠道。 

当威宁“三白”进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同时,七星关区的刺梨原液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宠”。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七星关区贵州欣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桶桶刺梨原液放在冷库,正等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毕节配送中心的运货车辆。 

得益于七星关区刺梨的品质,刺梨原液在广东闯出了名气。 

“仅刺梨原液产品,我们今年销售额就达到近1000万元。”毕节盛丰冷链物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运来介绍,销售额持续增长反映了七星关刺梨原液在粤港澳的市场接受度正逐步提高。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毕节配送中心正是毕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这个中心不仅是让毕节农特产有了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机会,更有助于毕节逐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毕节配送中心是全国首批设立的6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之一。毕节抢抓这个机遇,各县(区、市)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按照“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要求,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经果林、食用菌等优势产业,逐渐完善产业链衔接,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近年来,毕节市突出特色引领,发展山地高效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取得了不错成效。蔬菜、水果、食用菌、肉牛、肉禽生产规模分别排名全省第一;辣椒、生猪、肉羊生产规模排名全省第二。建成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232.16万亩。建成全省最大的种猪、南方最大的安格斯牛养殖基地。同时,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全市累计获绿色食品认证29个,有机产品认证188个、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2个。

--> 2022-01-18 大白萝卜的见证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43692.html 1 农特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