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此外,省人大常委会还高度重视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出台反馈法规审议意见采纳情况工作暂行规定,对合理且能够采纳的意见建议予以充分吸收,不能采纳的,由常委会法规组分别进行反馈。
第一时间修正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保障“三孩政策”落地,增加了“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父母双方每年享受育儿假各10天”的规定,类似法规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2021年11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在贵阳闭幕,此次会议共审议了10件法规草案,通过了其中4件。
安排法规草案数量增多、审议节奏加快,是2021年常委会会议的一大明显特点。资料显示,2021年立法工作任务繁重,每次常委会会议涉及法律案的议程都比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积极探索立法工作专班推进具体人大的工作机制,每一项立法都成立工作专班,由省委、人大、政府的相关领导担任组长,切实发挥人大在立法选题、组织法案起草、审议把关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立法工作服务改革、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呈现一些新特点。从立法形式上看,更加多样化。过去以立新法为主,现在则采取立、改、废、决定等,形式越来越丰富。
从体量上看,既有“大块头”,也有不少“小快灵”。此外,节奏快的特点也十分明显。过去不少法律是十年磨一剑,有的甚至时间更长,现在从起草到通过,不少是在一年内完成的。
为改革发展稳定筑牢法治根基
填补空白点、补强薄弱点,一项项法律制度的出台,保证立法工作紧跟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实际需求,为改革发展稳定筑牢法治根基。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不懈努力,出台了一批全省治理急需、人民群众期盼的法律,确保每一件立法体现党的主张、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
——全面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与四川省、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共同努力,以“条例+共同决定”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各自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率先在全国制定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以法治推动全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制定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依法保障铁路安全和畅通,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制定贵州政务条例,积极推进政府服务标准化、制度化、便利化。加快乡村振兴立法进程,以乡村振兴立法条例为统领,积极探索“1+N”立法模式,构建乡村振兴法规体系。
——开展涉民法典地方性法规专项清理,对与民法典精神、原则和规定不一致的20件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保证民法典贯彻实施。同时,对涉行政处罚法、长江保护法等地方性法规开展专项清理,及时修改与上位法不一致的法规,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改善民生水平,守护百姓高品质生活,制定全省第一部养老服务条例,专章规定基本养老服务和医养康养,设立职工陪护假制度,鼓励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立法进程走在全国前列。
——聚焦社会热点,为百姓切身利益“量身定制”,围绕保障未成年人权益,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修改计划生育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殡葬管理条例等一批务实管用的法规,推动解决民生难题,赢得社会各界普遍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