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2021年8月,为进一步加强宜居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普定县猴场乡猛架村养殖户陆续领到了猴场乡党委和政府免费发放的铁锹,养殖户纷纷表示,要将铁锹实实在在用于养殖过程中的粪便处理工作,让村庄越来越美丽宜居。
猴场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养殖户外出放牧时,可以用铁锹将牛、羊排放的粪便铲到庄稼地里,原来的“马路垃圾”摇身一变成了“土地黄金”,一次性完成清理和后期污染问题,做到及时、高效、环保,助推宜居乡村建设。
近年来,普定县以“打造宜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念好“引、导、带、领、干、改”六字经,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提升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热情,全县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党组织“引”。普定县制定了乡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考核办法等措施文件,成立领导小组、督查组、考核组,推行“日督查、周调度、月排名”工作机制,强化创建工作组织保障。该县“四大班子”成员联系乡镇(街道)、机关和乡镇(街道)干部包村,定村庄、定路段、定标准,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形成了县、乡、村共同推进的合力。
宣传发动“导”。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张贴宣传标语、LED显示屏、悬挂横幅、发放传单、张贴海报等,通过召开动员会、院落会、院坝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电视刊播,通过录制音频利用手持喇叭、车载喇叭播放,举办文艺演出等,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内容,有效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示范创建“带”。采取“县领导包片、乡镇干部组织、村级干部动员、群众主体落实”的方式,通过创建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三级示范点作为样板示范带动,不断促进宜居乡村创建工作。通过示范点打造,效果显著,普定县宜居乡村创建宣传氛围浓厚,村民积极性高涨。
志愿者参与“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日”活动,依托“五好乡村·环境好”“文明实践百村行”和“星期五+”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累计发动干群57.66万人次,共清理生活垃圾4.86万吨;规范畜禽养殖779处,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656.68吨;清理河道708.8公里,清理老旧危房和残垣断壁2200处,拆除安全隐患构筑物592处,拆除违规建房80户。
户为主推进“干”。将宜居乡村创建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爱护环境卫生,自觉开展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打扫。同时,探索群众参与机制,开展“美德换积分”流动超市进村寨兑换活动,通过“以奖代补”兑换生产生活用品等举措,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宜居乡村创建的主动性。
以评推动“改”。建立“红黑榜”制度,将“脏、乱、差”严重的农户纳入黑名单进行管理,“红榜”示范户优先给予相关政策鼓励。同时,创新设立评比机制,各乡镇(街道)、村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全县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