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
今后五年,白云区将全力以赴落实“强省会”行动,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27亿元,年均增长12.5%左右,力争在全市总量占比达6%以上;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达30%;常住人口达6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1.84以内,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做大做强工业。主攻“一主一特”(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生态食品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做大主导产业。加快要素聚集,做强工业支撑,坚持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加大培育力度,育强市场主体,在“签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产”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突出数字赋能,推动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千企改造”工程和“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
做精做特农业。以“强菌、稳菜、优果”为重点,全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特、优、精”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农业品牌,着力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组织方式,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精品民宿等,着力打造贵阳“周末后花园”。
做优做活旅游。优化旅游资源布局,紧盯“爽爽贵阳,品质白云,云尚生活”定位,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丰富旅游业态,实现“旅游+”“+旅游”协同发展,深化完善旅游要素配套,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物流、健康、养老、会展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聚力建设现代化城市,奋力开创城乡融合新局面——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南融、中提、北进、东联、西优”城市发展战略,到2025年,建成区面积达73平方公里,人口达60万人,城镇化率达98%。推进城市建设,以大交通拉开城市大骨架,新建、改造管网137公里以上,打造19个“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成停车位10万个以上,新建生鲜市场26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5个,建设社区便利店50个以上;到2023年,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1.17万户、老旧小区改造0.68万户、背街小巷改造112条。完善城市治理,抓标准化、网格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城乡融合,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探索推进耕地、林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四块地”改革,制定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发展规划,加强农村服务设施“建管养”工作,支持5G、物联网等新基建向农村覆盖延伸,不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围绕农村“五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和乡村治理能力。
聚力厚植生态优势,奋力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7.5%以上,出水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新增城市绿地面积85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维持在46.18%以上,森林管护率达100%,全力建设无废城市。全力抓好生态系统治理,持续加强生态修复,加强物种多样性保护,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全面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确保到2025年,全区绿色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贵阳市平均水平。
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奋力开创创新发展新局面——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力争营商环境排名保持全省前列,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经营制度、乡村治理等改革,优化整合资源,深化教育、医疗等领域改革,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扩大对外开放,扎实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和资本招商,践行“五百承诺”,提高项目签约率、落地率、开工率,力争单体投资过百亿元项目实现“零突破”。合力聚人才促创新,贯彻落实“人才兴市”战略,科学制定实施人才“招、选、育、用”一体化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务实合作。
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奋力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更充分就业,到2025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提供更优质教育,到2025年,建成公办幼儿园20个,公办率保持在6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新增公办学位达7万个,15岁以上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以上。实现更普惠医疗,持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分级诊疗改革。发展更多元文化,优化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4796套。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平安白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