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趟松林坡10多公里的巡山路,看看当年亲手种下的松树,几乎是黔西市林泉镇海子村村民魏开华每天的“必修课”。
“吃够了破坏生态的亏,失而复得后我们更懂珍惜。”魏开华告诉记者,经历了毁林开荒后,海子村到20世纪80年代末森林覆盖率已不到8%,“那时候山上光秃秃的,水土流失严重。”
1989年,魏开华从林业站背回100多斤华山松种子,精心育苗、悉心栽培,几年后松林坡上重新长满了松树。从那之后,守护这片绿成为魏开华和乡亲们的重要工作之一,至今已30余年。
通过将陡坡耕地全部退出,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土地整治,海子村生态恢复,昔日漫山遍野的荒草,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经果林,山下湖泊水库碧波荡漾,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绿水青山成了海子村的“宝库”,村民植绿护绿的热情越来越高。
植树造林改变乡村面貌不只有海子村。
20世纪末的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八成的村民都以烧砖瓦营生,瓦窑遍地。
村民杨德胜家住陶营村小桥边,曾经他家也以烧砖瓦为主业,至今屋后还残存一个土窑。从他记事起,父母日日围着土窑转。他成家后,也是靠土窑养家,一年最少有300天待在土窑,和烟尘打交道。
全村烧砖瓦,烟尘满天飞,污染了大气。烧瓦需采泥,还破坏了土地。年复一年的恶性循环,让陶营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前是风一吹,满身灰,回家洗把脸,水都是黑色的。”杨德胜回忆说。
从“灰”到“绿”,陶营村的转变源于一株樱桃树。
1996年春天,纳雍县农业局农艺师徐富军在陶营村偶然发现一棵樱桃树的樱桃颗粒大、肉质厚。他意识到,也许能培育一个新樱桃品种。
为此,徐富军密切记录这株樱桃树的生长变化,并用“高空嫁接法”不断繁衍。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品种发展成一片樱桃园,樱桃红润如玛瑙,徐富军为其取名为“玛瑙红”,那棵植株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树”。
“玛瑙红”樱桃刚上市,由于香甜多汁深受消费者欢迎,售价高,销量好。这让厍东关乡意识到,“玛瑙红”就是当地生态修复的“良方”。于是,鼓励引导村民种植“玛瑙红”樱桃,并从陶营村辐射全乡。现在,厍东关乡樱桃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花开时节“雪”满山,果熟时节红满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1年在全力发展樱桃产业之余,陶营村又打出了一连串的产业“组合拳”,以满山绿色为基础,通过“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经果林、林下经济等,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村党总支领办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积累资金突破100万元。
从植绿护绿到矢志守护绿水青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毕节日益深入人心。一片片石山荒坡逐步变成绿色海洋,截至2021年,毕节市森林面积达24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
为了守护青山,近年来,毕节全面推行林长制,设立林长近1.2万名,其中市级总林长2名、市级副总林长3名、市级林长11名;县级林长301名;乡级林长2675名;村级林长8866名,同时,明确3.62万名生态护林员的管护责任,真正做到青山绿树有人守,森林管护无盲区。
同时,毕节市积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构建“部署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机制。通过建立和执行林长会议、信息公开、工作督察、巡林巡查、工作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协调解决了资源保护发展中的各种重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林草资源保护的长远发展问题和统筹协调问题。